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孔海麗 北京報道
熟悉的節奏回來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繼23日40億元成功出讓2宗宅地之后,僅時隔4天,北京又掛牌了2宗住宅用地,分別位于朝陽孫河和通州梨園,總起拍價60.6億元。
這是北京土地供應“多頻少量”,以常態化方式保持供地節奏均衡、合理、有序的具體實踐。
2月17日,北京市規自委發布了“2023年第一輪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清單”,共涉及23宗地,這23宗地塊將在2023年5月16日日前陸續完成出讓。
本次掛牌的2宗地塊,掛牌競價截止時間為4月28日。
朝陽孫河地塊土地面積約為61455平方米,建筑面積為92186平方米,土地價格上限為46.46億元,若觸及地價上限,則轉入競報現房銷售面積環節,“現房銷售”面積上限為4.7萬平方米,若再觸及上限,則轉入高標準商品住宅建設方案投報程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發現,該地塊南側新房項目是北京首開和深圳卓越置業共同開發的青云上府,青云上府項目是改善型住宅,主打大平層和疊拼戶型,較小戶型總價約為900萬元,較大戶型總價約為1700萬元;再往南是信達與陜西建工合作開發的朝陽一墅項目,每套售價1195萬元起。
通州梨園地塊土地面積29561平方米,建筑面積為65035平方米,土地價格上限為23.2億元,觸及地價上限后轉入競報現房銷售面積環節,“現房銷售”面積上限為3.3萬平方米,若再觸及上限,則轉為現場搖號方式確定競得人,參與現場搖號的競買人須提交《高標準住宅建設承諾書》。
該地塊北側緊鄰葛洲壩和通投共同開發的能建·京玥蘭園,南側是由新城基業競得的地塊。
全國自今年起優化完善供地政策,在公開擬供地清單的前提下,各城市因城施策調整供地頻次。
有專家認為,以“多頻少量”優化集中供地方式,可以更好發揮充分公開披露信息對于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的積極作用。同時,地方政府也能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供地進度,更好完成土地供應計劃。
北京規自委也曾表示,未來將定期發布擬供應商品住宅用地清單,采取“多頻少量”的方式全力推進清單內的項目及時發布預申請公告或正式公告,以常態化的方式保持供地節奏均衡、合理、有序。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北京土地市場還會有地塊相繼掛出,在常態化供應的節奏之下穩定運行。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