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碧桂園的地方公司并不容易,去年以來已經有多家地方公司成為被執行人。
作者 | 蒲肅
【資料圖】
來源 | 債市觀察
在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碧桂園地產”)對外投資中,對山東省的投資公司(在營)數量和浙江省并列第三,但近期碧桂園接連收到三家山東公司訴訟,并被凍結存款合計超四億元。
自去年以來,碧桂園的現金流就被市場廣泛關注,擔憂碧桂園會否成為繼恒大之后又一家爆雷的龍頭房企,而碧桂園地產集團作為碧桂園控股在境內的主要發債公司,其自身債務風險也尤為引人關注。
碧桂園在山東接連被凍結存款
據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碧桂園地產在山東共投資20家公司,其中在營公司16家,在集團對外投資數量上與浙江省并列第三,投資位于前兩位的區域分別是廣東省(118家)、江蘇省(38家)。
來源:企業預警通
但在近日,碧桂園地產集團在山東的多起訴訟案件被披露,涉及存款凍結、執行等情況。
據天眼查App顯示,山東一家房地產公司向當地法院申請,要求凍結碧桂園地產集團3.8億元存款,作為訴前財產保全,法院審查認為該申請符合法律規定,裁定執行。
這是近期碧桂園被凍結金額比較大的一筆。
而申請凍結碧桂園銀行存款的這家公司名為日照德瑞房地產有限公司,山東德瑞集團成員公司,曾經還和碧桂園一起開發過日照的住宅項目。
在德瑞房地產官網顯示,公司與碧桂園合作開發的項目為碧桂園德瑞·天悅府,位于日照市海曲路與兗州路交會處。房天下項目信息顯示,該項目物業公司也是碧桂園集團旗下的碧桂園服務控股有限公司。
來源:房天下官網
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王佳紅律師分析稱,訴前保全的條件是債權人認為債務人有轉移財產或者處分財產的情形,從而會導致債權人的債權無法實現。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
德瑞房地產這次訴前財產保全的申請時間實際為2022年10月,在獲得法院支持后,德瑞房地產在2022年12月5日對碧桂園地產兩次提起上訴,案由都是“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
在德瑞房地產之前,日照市另一家房地產公司同樣對碧桂園申請了財產保全。
同樣是在去年10月,日照金杉置業有限公司與山東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山東碧桂園”)、碧桂園地產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網絡查詢并凍結被申請人山東碧桂園、碧桂園地產名下銀行存款7200萬元或查封同等價值的其他財產,案由為合伙合同糾紛。
針對此事,碧桂園對媒體表示,五蓮金杉翡翠公館是公司與日照金杉置業的合作項目,因雙方存在合同糾紛,金杉置業于2022年10月9日向五蓮縣法院提交民事訴訟,法院于10月17日下發民事裁定書。后續公司已與金杉置業達成和解,且于2022年11月25日簽訂股權退出合同,并完成工商變更;合作方已同步向法院遞交撤訴申請,公司相關資金已完成解凍。
碧桂園被山東企業發起的訴訟還在繼續,在2月23日,碧桂園地產集團作為被告的另一場官司將會開庭,原告方為山東晨鳴融資租賃有限公司,案由為“股東損壞公司債權人利益責任糾紛”。
一同作為被告的還有上海新碧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炫碧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也都是碧桂園地產旗下子公司。
碧桂園地產法人身披百條“限消令”,
多家子公司成被執行人
碧桂園地產作為碧桂園控股在境內的主要發債公司,其自身債務風險一直被廣泛關注。上述碧桂園地產在山東遭遇的訴訟,再一次將這家公司的債務風險推到市場眼前。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身為碧桂園地產法人的楊文杰,僅在2022年就新增了111條限制消費令,主要是因為旗下各地子公司成為被執行人。
除了山東,碧桂園地產今年在北京、廣州等地也出現被執行的案例。
天眼查顯示,今年1月初,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北京順碧投資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標的約1736萬元,案由為股權轉讓糾紛,案號為(2023)京0114執恢12號,執行法院為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
同樣在1月,東莞市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被執行超5220萬元;
2月20日,碧桂園地產旗下廣州市番禺世紀花園房地產有限公司新增被執行人信息,被執行標的金額約2.69億元。
追溯到去年,碧桂園地產旗下公司被執行的信息就更多了,其中“出場”次數最多的要數貴州碧桂園星臣置業有限公司,其作為被執行人的信息多達364條,而廈門市龍翔九洲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則在去年11月被列為失信公司。
去年8月,河南碧桂園置業還因與河南省國資合作開發糾紛,被司法執行8.44億元。
目前,碧桂園地產共存續債券規模222.75億元,債券17只,一年內到期的債券規模約32億元。
來源:企業預警通
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碧桂園地產集團總資產約1.52萬億元,總負債約1.28萬億元,資產負債率84.06%,呈持續下降態勢。
作為行業龍頭房企,碧桂園的債務問題也備受金融系統重視,與已經爆雷的恒大不同,碧桂園幸運的成為優質房企之一,獲得多項發債政策支持。
去年5月開始,碧桂園獲支持發行的公司債和中期票據總額約為40億元;今年初,央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主要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對優質房企實施“資產負債表改善計劃”,碧桂園也和龍湖、金地、新城、美的、遠洋、濱江等房企共進首批房企名單。
借助政策窗口期,碧桂園正在加緊發債融資步伐,今日(2月22日)碧桂園地產集團2022年公司債(第二期)在深交所上市,發行金額10億元。
來源:企業官網
雖然在發債市場上頻頻融資,但碧桂園還是要解決最基本的銷售問題。
2月初,碧桂園發布公告稱,今年1月權益銷售額220.1億元,同比下滑39.4%。克而瑞數據顯示,碧桂園1月銷售額從歷史第一的位置掉到第三,同時伴隨著今年以來各地子公司的訴訟,碧桂園似乎還未完全進入“安全區”。
碧桂園各地子公司能完成集團任務嗎?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