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隨著疫情管控措施的全面放開,經濟復蘇的步伐也越來越緊密。要說其中最為積極活躍的行業,除了旅游業,不得不提的就是房地產行業。可以看到,各大樓盤接二連三地在宣揚樓市回暖的消息。
但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住建部突然放出了一個讓很多人感到驚訝的消息。此消息一出,也被視作樓市出現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的信號,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那么住建部到底傳來了怎樣的消息,以至于讓樓市迎來如此之大的變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住建部說了什么
我們知道,房子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生活基礎。在國人的傳統觀念里,買房也是人生中必須要努力實現的重要任務。從改善家庭生活到為子女做未來的準備,其核心都離不開對房子的需求。
也正因為這樣的購房需求,再加上地理位置的稀缺性,房子的價格動輒就是幾百萬、幾千萬,也是工薪家庭難以負擔的起的。所以多數人為了買房,除了拿出努力積攢多年的積蓄外,還要向銀行進行貸款。由此可見,比起日常的普通消費,買房尤其需要謹慎做決策。
但在大部分開發商眼里,首先當然是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希望房子賣得更多,所以有時候會為了達到利潤目標而忽視對購房者利益的保障。比如會因為自身實力不足,或者經營出現問題而發生房子質量差、交付延期、爛尾、實際情況和銷售承諾不一致的事情。
一旦此類事件發生,那么受損害最大的一般也都是購房者的利益。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維護房地產市場和社會經濟的良好運行,國家層面也在適時進行調控,出臺相關政策進行正面的引導。
而今值得注意的是,住建部在經濟日報所發表的文章中提到了“現房銷售”。原文是“有條件的可以實行現房銷售,沒條件的可以繼續實行預售制,不過資金監管的責任一定要落實到位,不允許再有新樓交付風險的事情發生。”
這句話釋放出了怎樣的信號?對房地產整個行業意味著什么?
二、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住建部所講的內容到底什么意思呢?簡單來講,其實就是在為未來現房銷售制做準備,曾經預售制賣房的時代要準備告別了。毫無疑問,這種銷售制的變化對于整個樓市來說是相當重要和巨大的,可能會因此讓房產的銷售邏輯都有所改變。
眾所周知,房地產行業是“融資大戶”。從參與土地拍賣來拿地塊開始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投入其中的數額也都相當龐大,基本都是數以億計。如果全部由開發商來承擔,壓力則會相當巨大,承擔的風險也會增高,畢竟企業的現金流都是有限的。
所以企業為了自己的發展和盡可降低能損賠風險,會選擇向銀行貸款。同時將房子進行提前銷售,也就是預售,來及早獲得更多的現金流。以此來為蓋房子等各方面的投入帶來更多經濟支撐,也為了盡快盈利。
而一旦“現房銷售制”徹底取代“預售制”,也就意味著開發商不能在房子沒蓋好之前將房子進行銷售。等于讓他們就無法提前盈利,那么現金流對于項目運作的支持也就會更加局限。
話說回來,取消預售制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呢?
三、對老百姓有什么影響
現房銷售制度的到來,對于老百姓來說顯然是好處更多的。因為大家在買房的時候,可以真真切切在蓋好的房子里挑。不必擔心房子工程爛尾、交付不按時等糟心的問題,進而降低了自身利益受到損害的風險。
在房屋預售制時代,大家選房子主要就是憑借沙盤和廣告宣傳、銷售人員的描述來想象。但房屋的戶型、裝修等細節,很多并不真的以此為準。交房后發生與承諾不一致的情況也很常見,讓購房者直呼浪費房錢。而在“現房銷售”時代,至少可以讓我們明明白白消費。
以你的經歷來說,你是否期待“現房銷售制”的全面實行呢?
小結
總而言之,現房銷售制的到來,是值得大家感到高興的。一方面讓消費者的利益有了更大的保障,另一方面也在間接淘汰著沒實力、資質不好的房企,有利于預防房地產行業的諸多問題。讓大家購房更安心、更有保障。
最后說說,對于現房銷售制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