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鄖陽區將植樹造林融入城市規劃、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整合資金1200余萬元,因地制宜、見縫植綠,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89萬畝、森林撫育2.1萬畝、退化林修復2.2萬畝。
鄖陽區將鄖陽湖江心島沿江護岸周圍及十堰大道沿線優先規劃實施林相季相改造,以花園、游園、果園建設為特色,對現有移民搬遷戶遺留下的9座自然島嶼實施綠化工程,栽植柳樹、水杉等耐淹樹種1.2萬余株。從鄖陽漢江大橋頭至劉家溝隧道路口,補植迎春花、紫薇、桂花等開花樹種7萬株,綠化面積580畝。依托現有山水獨特資源,宜綠補綠、宜花補花、宜色補色,建設鄖陽區櫻桃溝、翻山堰、龍泉等“一村一品”特色村。
堅持把林相季相改造與產業建設相結合,在丹鄖公路、楊安一級路沿線規劃建設油橄欖核心示范基地;在柳陂、五峰、胡家營304省道沿線建設油茶示范基地;圍繞自然村創建不同A級標準旅游村,動員村民在房前屋后、村莊道路沿線植綠補綠,共同美化人居環境。
截至目前,鄖陽區林地面積達到428.76萬畝,活立木總蓄積量達到868.92萬立方米,較“十三五”時期增長5.5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66.85%。
(作者:尚菲 田然)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