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近日,我市全面開展“戶戶走到 共同締造”活動,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需求。市委書記羅聯峰帶頭深入彭場鎮和城區街道社區開展“戶戶走到、共同締造”走訪活動,強調要堅持黨建引領,建立和完善“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充分調動和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
我市始終把“戶戶走到”活動作為農村工作的基本方法、深化實踐活動的重要舉措,特別是將其與“共同締造”活動結合,號召領導干部帶頭優先到偏遠薄弱、矛盾多發易發、長期無重點項目建設的村(社區),進行解剖麻雀式調研,切實了解掌握群眾真實想法和現實需求,幫助群眾解決實事難事,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因此,要把“戶戶走到、共同締造”作為深化共同締造試點的特色項目和主攻方向,深化“戶戶走到”,締造幸福生活。
扎實“戶戶走到”。市里制定了開展“戶戶走到、共同締造”的相關工作方案和提示,要求領導干部多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開展下沉遍訪、戶戶走到,重點圍繞群眾對村(社區)意見建議、發展庭院經濟或美麗街區經濟意愿現狀、高頻服務事項下沉是否到位、群眾參與共同締造方式途徑等走訪調研。要扎實深入開展“戶戶走到”,多跑“羊腸小道”,多察“背后實景”,多到困難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看基層真實的情況,聽群眾原汁原味的辣言辣語,杜絕只走重點戶、只做觀光訪,真正戶戶都走到、民情都了解。
做到事事上心。走訪調研中,有的反映的是關乎村(社區)發展的大事,有的關心的是自己切身利益的小事,切莫以為群眾都是“芝麻綠豆小事”,而恰恰正是一些群眾身邊的小事情小問題,卻對他們生活造成持續性影響。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群眾反映的任何小事都關心上心,以偉大心態做好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小事。比如在農村,以此為契機,深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做到“走一走、轉一轉,矛盾減少一大半”;在城市,堅持有事大家議、大事一起定,促成“片區改造”老舊小區、“金邊銀角”建停車位等“急難愁盼”,切實讓群眾滿意、社會認可。
確保村村發展。一些偏遠薄弱、長期無項目的村集體經濟薄弱,有的集體收入不足5萬元,甚至有的村沒有集體收入。要與村(社區)“兩委”干部、老黨員干部、鄉賢、致富能手等深入交流探討、問計于民,明確本地發展集體經濟優勢短板,增強“經營鄉村”理念,幫助爭取政策資金,結合實際發展形成特色產業,力爭每個村(社區)有一個致富產業,真正實現村強民富。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