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朋友圈發了一個針對地產人目前狀態的問卷。
發現問了一圈,身邊的地產同行大多還堅守在房地產,有現實的無奈,也有掙扎后的妥協……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多數地產人堅守行業
小部分轉換賽道/待業
針對”你目前的工作狀況”這一項中,在地產堅守的群體仍然是主流,占比達到77.32%;求職待業比例14.43%;已經離開地產,轉換賽道的占比8.25%。
從數據看出,并沒有大家想象的地產人很多都不干了, 其實大部分還都在堅守在行業,這其中有一部分相信地產還會好起來的,周期問題而已。
畢竟這兩年,受疫情反復、疊加三道紅線等多種因素、引發眾多房企公開暴雷不斷。
不可否認,當大環境沒有那么樂觀的時候,房企紛紛都斷臂求生,裁員優化某種程度上,也是行業的一次加速刺破人才泡沫的必經的過程。
當然也給一部分地產人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影響,甚至從去年到現在,還有一些人在艱難求職。
有人說,地產行業不可能再回到昔日的光芒,下一個周期在猴年馬月,沒有人知道,很多地產人都想逃離這個行業,實在是沒信心了。
但地產人真正離開這行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更多的是這幾年一直不停地,一邊吐槽一邊賺錢,真的想要跨行業跳槽的少之又少。
因為出去之后發現不適應,技能資源人脈這么多年都在地產混出來的,換個賽道從零開始,還不如留在地產,哪怕日子沒有之前滋潤,但至少還算穩定。
投資運營崗波動明顯
持續修煉內功才能破局
在參與的調研對象中,投資崗占比較高39.18%,其次是運營崗和營銷崗,融資設計財務等崗位也積極參與。
通過交叉分析,投資崗在此次周期調整中受影響較大,其次是運營崗。
對于投資崗的現狀來說,畢竟受大環境影響,除了倒下的房企外,仍然存活的一些房企,也大多忙于降負債抓回款,錢包癟癟更無力拿地;
投資崗也就成了首當其沖被打壓的部門,大部分公司精簡或者調崗投資崗員工到其他部門,也有部分公司生存都成問題,只能直接端掉投資崗縮減開支,也是取舍后的無奈之舉。
遙想當年投資崗的火熱,高薪挖人,火箭般升職,身處行業風口,甚至有人喊出得投資者得天下,現在房企都不敢玩三高了,投資崗作為開發鏈條上最為前端的一個崗位,自然熱度降低不少。
不過投資崗算是一個專業性要求比較高的崗位,對市場信息的敏感性也更強,在一定程度上也會讓投資崗擁抱變化的能力更強;
因此針對一部分職場低谷期的投資人,不論是在轉行難度還是專業質量上,相對其他條線都是有一定優勢的,這一點投資崗還是要對自己有信心的。
哪怕離開了投資行業,也可以關注其他賽道。
比如不良資產行業,未來幾年內,不良的行業前景是非常好的,隨著地產景氣度下降,涉房類不良資產業務量也在增加;
另外其他行業相關聯的投資崗,基本分析研判的底層邏輯也是相通的;
最后還有一些咨詢行業和金融行業,都可以嘗試下,但打鐵還需自身硬,日常保持學習充電,如金融類知識,目標公司其他關聯知識的學習等,持續保持自身優勢才能抓住機會。
運營崗和投資崗的境況類似,由于銷售端去化不理想,眾多房企均采取了停工緩建的策略,由此導致對運營類人才的需求銳減;
想想運營崗本來就是有些奢侈品的味道,當行業發展迅速時,可以加速公司的發展,但現在的行情,很多公司開工的項目都不多,不少公司是區域甚至總部直管項目,要什么運營啊!
不過也看公司和人,有些相對穩健的民營房企仍舊有不少運營的人在崗,也有部分人轉到項目上去了,也有朋友給我說想要動一動,且已經拿到兩家知名公司offer。
整體來看,在職運營人的情況也并不太樂觀,也有人給我說過,之前薪資本來一年有好幾十萬,但現在每個月拿的都非常不確定,還不到之前一半。
還有一個去年在職的時候每個月工資就有近4萬,我說怎么年總才50多萬啊,今年肯定還要低不少吧!他很無奈地說這兩年效益不好,也沒有拿到什么獎金。
一部分地產人堅守未來可期
在“你現在對地產還有信心嗎”這項調研中,沒信心,先混著占比46.39%,看好還會堅持39.18%,完全不看好占比13.4%,整體看來,這階段看衰地產是目前地產人的大部分心聲。
其實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當下黑鐵時代,行業整合急劇加速,國企開發商分化都在加劇,更別提民企優勢更是很小。
“高層頻繁變動,中層被裁減,基層在流失”,這是普遍的行業現象。
尤其這兩年房企各種人事、架構調整的消息,和暴雷一樣頻頻傳出,整個部門、整個業務線的裁撤,說實話已經不算大新聞了;
動輒30%、50%的大裁員也不是沒有,很多人從當初一看到消息時候的擔憂到現在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可以說地產行業這兩年一直很動蕩,動不動刺激著每一個行業從業者神經。
試想,在大調控下,無力改變的現實,沒信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作為一種經濟規律,地產也有它的發展周期,不過這個背景下,渴求再次重現那種“大反彈”是不可能了,只不過,“好起來”的時間和速度相對會慢一點了。
正如郁亮所說:中國房地產市場始規模還是超過十萬億元量級,不可能說沒有就沒有。
在現在壓力這么大的時候,更要堅持走下去,最后總會見到光明的。這也是一部分人看好地產,選擇繼續堅守的原因之一。
忙碌仍是地產主旋律
一部分躺平內心焦慮
在“你現在的工作狀態”中的調查中,比較忙碌的地產人占比48.45%,選擇躺平,過一天算一天占比36.08%;
而內心焦慮擔心自己隨時失業的占比14.43%,這一部分人相對危機意識比較強。
其實關于躺平這事,有兩種現象,一種是嘴上說著躺平,行動上還是在卷。
畢竟人總有疲倦、甚至低落的時候,干不動了,想“躺平”一段時間,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兒,權當給自己放個假休息了,畢竟更好的放松才能更好的接著卷。
還有一種是真的躺平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因為無論如何努力,如何拼搏,工作和生活還是那個鬼樣子,既然無力改變現狀,為什么還要努力,既然看不到機會,那就躺吧。
這部分地產人心態,尤其在公司拿不到地的公司中更是明顯。
每天也是正常上下班,但只做自己職責內的事情,別的事情能推掉就推掉;
條件允許的話,絕對不多做一分,到點按時下班,也不再爭取什么機會和權利,安安靜靜的度過在公司的每一天,有些喜歡折騰的悄悄做起了自己副業,身在地產,但心已經漸漸遠離。
想象以前的工作狀態是每天全員雞血一樣的加班,就算事兒都做完了也得在公司耗到晚上九、十點才能走。現在更多的是一種心里的累,一種無奈的疲倦。
拿一個朋友的話來說,自己家四腳吞金獸剛出生才兩年,兩邊的父母年齡也越來越大,還要擔心自己35歲中年危機,誰給的勇氣去躺平呢?也就過過嘴癮發發牢騷。
所以這階段的躺平,是不少人對自己的未來 “看跌”或“看平”。但并不是真的不努力。這個到處卷的時代,如果真的不努力,機會真正來的時候,可能你連拿到入場券的機會都沒有。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北漂、滬漂沒有人會完全躺平,所有人都在悄悄努力。”
的確,想想地產圈,現在最不缺的就是簡歷,可能你熬幾個通宵準備的簡歷,很多HR看都不看。
房企都已經默默抬高了學歷門檻至少985/211, 瘋狂內卷,達不到標準的,真的連被關鍵詞篩選的機會都沒有。
也不難理解,甚至很多在職的地產人也都焦慮,擔心公司哪一天突然違約暴雷,可以說身在其位,也一樣內心焦灼。
所以當下形勢,一定要多收心蟄伏,不要因為大環境不好,給自己找擺爛的理由,做好當下手里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有時候,很多東西放在時代浪潮下 ,被犧牲是必然的。
你會發現,每次轉型或者調整,都是要犧牲一批人。至于為啥是你,自己也要多去反思,想明白了改變了,你命運的轉折點也就來了。
現在也有一部分房企在招聘,并不是沒有機會,只不過當下開發商都選擇保守發展之后,開出高薪也就變成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同樣學會降低自己的預期也很重要,活下去才是根本,其次再求發展。
總之,作為地產人,每一個階段都有著不一樣的選擇。哪怕你換賽道,也沒有什么是絕對穩定的。
要記得,選擇不躺平,不是讓自己活得很累,而是只有提高自己核心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才能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來源:牧詩地產圈 已獲得授權,向原作者表示感謝!?????
點擊下圖重振自渠,讓獲客量輕松超目標!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