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廣東東陽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陽光”)和上海智元新創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元機器人”)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武漢光谷中心城建設服務中心、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武漢東湖高新區(“中國光谷”)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宣布將攜手加速機器人技術的落地應用,特別是聚焦于具身智能機器人本體到應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這標志著東陽光籌備近一年的人形機器人項目獲得里程碑式進展,將為具身智能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當日,各方簽署了多項戰略合作協議,將在中國光谷建設聚焦人形機器人的全產業鏈創新中心。簽約儀式上,各方共同表示將致力于在東湖高新區打造全國最大最先進、華中首家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建設公共性、開放性、共享性的人形機器人服務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合作恰逢政策強力助推——就在不久前的3月20日下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主持召開加快人形機器人產業化推進會議,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而光谷東智規劃的萬臺年產能生產線,或成為該目標落地的首批“試驗田”。
“場景+技術+商業化”鐵三角突圍,構建全國規模最大、最先進的數據集采中心
2024年被認為是“人形機器人商業化元年”,這一年,AI大模型與人形機器人的深度融合,已將具身智能推向全球科技競爭的前沿,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全球范圍內,具身智能被視為一條極具高成長性空間的藍海賽道。特斯拉、英偉達等美國科技巨頭正競相研發人形機器人。
目前人形機器人行業正經歷從技術突破到商業落地的關鍵階段,頭部企業通過供應鏈整合、資本加持及場景創新加速布局,市場需求與產能擴張同步攀升。簽約儀式現場,光谷東智與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簽訂了《機器人采購項目協議》,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委托光谷東智實施機器人項目,項目金額為7,000萬元,這是公司首批落地的人形機器人訂單,也是打通人形機器人本體到數據采集構建模型再到模型應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光谷東智表示,計劃在5年內實現具身智能產品年產能超萬臺、數十億元的總營收規模。
高盛發布的報告指出,人形機器人有望率先應用于工廠,而進入消費市場的時間則預計在2028年~2031年之間。高盛預測,到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達140萬臺,市場規模約380億美元。
在機器人制造方面,特斯拉采用“算法+場景數據反哺”迭代路徑的人形機器人項目“擎天柱”(Optimus)似乎在美國遙遙領先,其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宣布計劃今年生產大約5000臺,在中國,智元機器人計劃在今年生產5000臺機器人,和特斯拉的目標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東陽光此次選擇的合作伙伴智元機器人,作為國內智能機器人領域的標桿企業,在技術層面構建了“AI+機器人”全棧能力,其創始人團隊包括華為天才少年彭志輝等頂尖人才。近期,智元機器人因發布國內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讓機器人的革命性學習能力引發關注。相較于特斯拉、Figure AI等海外同行,智元機器人在數據積累與開源策略上已占據先機。剛剛過去的英偉達GTC大會上,具身智能大模型GR00T N1訓練的真機數據的80%來源于智元的AgiBot World 開源數據集。
數據是具身智能發展的關鍵,機器人與物理世界的感知與交互,所需要積累應用的數據也多源于物理世界。開源證券表示,以低成本方式獲得高質量數據是人形機器人大規模量產前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隨著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場景增多,對低成本采集高質量數據需求逐步增多,國內政策支持,海內外巨頭紛紛布局,人形機器人數據采集產業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機遇。
光谷東智表示,東陽光集團深耕“電子新材料”、“生物醫藥”和“健康養生”三大核心板塊多年,已布局廣東東莞、韶關、湖北宜昌、浙江東陽、內蒙古烏蘭察布、貴州遵義、西藏林芝七大基地。所形成的覆蓋從電子元器件生產線到醫藥制造、生態蟲草繁育等數十個大型生產應用場景,能夠為智能機器人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將助力公司建成全國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數據采集中心,實現具身智能數據要素與場景應用的深度融合,進而構建從數據采集到終端應用全鏈條。
技術“反哺”生態?打通人形機器人本體到應用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具身智能機器人本體到應用落地的產業生態關鍵是以“最后一公里”為核心的應用場景數據支持。在這一關鍵領域,光谷東智將積極打造具身機器人二次開發能力、產品研發能力、數據采集能力、生產能力、應用落地能力,并充分依托東陽光集團電子新材料、氟氯化工、生物醫藥、大健康及康養、煤礦、鋰礦等眾多業務板塊的多元化應用場景、豐富的行業運營經驗與海量行業數據,通過算法迭代對機器人進行優化改造,加速實現機器人從單一任務向多場景泛化的跨越。
與此同時,光谷東智還將依托華中優越的地理位置輻射華中5省,提供產品供應和服務能力。光谷東智將自建特定應用場景和創新中心平臺,通過采集數據對具身機器人進行優化改造實現應用場景落地,并針對華中制造業需求對智元機器人進行二次代碼開發和場景化適配落地,通過數據采集中心的成果落地應用反哺東陽光場景應用需求。
在行業專家看來,工業領域或是具身智能機器人率先應用落地的場景。光谷東智的規劃方向強調區域產業適配也更具備落地可行性——例如,通過東陽光集團豐富的應用場景所采集的應用數據后,將針對東陽光集團電子材料、生物醫藥及大健康領域的工廠開發智能巡檢與重復作業場景的智能機器人;針對氟氯化工、礦區等危險作業場景開發特種機器人。
此外,背靠東陽光集團生物醫藥、大健康康養領域的深厚積淀,光谷東智還瞄準人口老齡化、養老服務需求迫切等基本國情,在政策與技術的雙重驅動下,依托東陽光集團生物醫藥、大健康及康養業務的深厚積累,計劃開創中國首家人工智能養老院,并推出健康療養機器人、陪護機器人等,將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逐步向養老領域拓展。其中,陪護機器人更是針對家庭用戶特別設計,將專注于慢病管理。在健康監測方面,養老機器人能夠實時監測老年人的心率、血壓、血糖等關鍵生理指標,在日常照料、情感交流和輔助醫療管理方面都展現巨大的潛力。
綜合來看,此次戰略合作,東陽光與智元機器人的結合,本質上正是場景資源與技術能力的互補:東陽光提供豐富行業數據,智元輸出AI模型與機器人本體。而光谷為其提供政策紅利扶持、智具身智能全國總部場地及場地建設,光谷東智成為具身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著力點,多方攜手有望共同解決“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難題。
對東陽光而言,借此次合作打通“技術研發-場景數據-標準輸出”的閉環,正是光谷東智從區域龍頭晉級全球玩家的關鍵一役。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