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昆明市委辦公室獲悉,《高質量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市委、市政府同意于近日印發。《方案》提出6個方面任務舉措,謀劃30個重點項目,完善縣城生產功能、生活功能、生態功能和安全功能,打造一批和諧宜居、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新縣城。到2025年,全市力爭建成兼具“健康美麗文明智慧幸福”屬性的縣城3個、每個單類縣城各2個以上。
結合實際推進“5類縣城”建設
《方案》強調,要實行市級組織推動、縣級抓好落實的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健康美麗文明智慧幸福“5類縣城”建設。各縣區可結合實際“一縣一策”編制“5類縣城”建設方案(或單類縣城建設方案),推動規劃設計師、建筑師、工程師“三師入鄉”,突出空間立體性、平面協調性、風貌整體性、文脈延續性,保護城市山水格局。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夯實企業投資主體地位,放寬激活社會投資;建立工業用地產出效率激勵機制,增加混合功能用地供給,推動土地復合開發利用、用途合理轉換。同時,把縣城發展工作作為縣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新型城鎮化成果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按照“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則明確爭先創優目標,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在預算內資金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安排、土地等要素保障方面,對在“5類縣城”建設中取得明顯成效的給予傾斜,對工作不實、行動遲緩、推諉扯皮的單位和個人進行通報或約談。
《方案》指出,要統籌好當前實際和長遠需要,從最有基礎、最具優勢的方面出發,逐項推進各類縣城建設,鼓勵有條件的縣城同步創建“5類縣城”。通過分類引導培育縣城發展,強化中心城區與衛星縣城的快速交通連接,構建專業功能縣城。接續實施鄉村振興“百千萬”示范工程,全面推進鄉村“五大振興”。推進農業現代化三年行動,培育發展“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做大做優蔬菜、肉牛、咖啡、中藥材、水果等重點產業,打響高原特色都市現代農業品牌。
打造國際科技成果轉移高地
《方案》聚焦提升縣城產業發展水平,各縣區緊扣自身功能定位,積極承接中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引導和支持全市現有企業與其他地區高端高新企業對接嫁接,在研發、設計、制造、服務等環節深度融入現代產業鏈;引進和培育一批綠色工廠和工業產品綠色設計企業,積極創建綠色低碳示范產業園區。支持以“飛地園區”“合作共建”“委托管理”等模式共建跨區域產業合作平臺。推動開發區基礎設施數字化、管理服務數字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與開發區建設深度融合。培育安寧市草鋪和尋甸縣、宜良縣等省級物流樞紐,加強安寧市桃花村—草鋪、經開區王家營、空港經濟區臨空、晉寧區青山、嵩明縣楊林等物流聚集區建設,規劃布局一批具有區域發展特色的物流中心。
制定實施磨憨國際口岸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進昆明—磨憨陸港型(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主動銜接中緬海公鐵聯運新通道,打造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中心。制定磨憨—磨丁合作區重點鼓勵產業發展目錄,大力發展跨境產業、保稅物流、外貿綜合服務等產業,促進口岸經濟提質增效。在推動形成區域性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方面,推動楊林經開區國際企業孵化園、石林臺創園國家級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等項目開工建設。加大創業扶持力度,落實創業擔保貸款、稅收優惠等政策;依托安寧、嵩明職教園區和市屬高職院校,積極與國內外優質職業教育機構合作,重點培養符合南亞東南亞國家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一網通辦” 打造“千兆城市”
《方案》明確,提高重點場所5G通達率和連續覆蓋率,支持磨憨開展“城市大腦”建設,打造“千兆城市”。推行縣城運行“一網統管”、公共服務“一網通享”、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實現高頻事項掌上通辦,切實提高政務服務質效。到2025年,縣城核心區域5G基站不少于1個/平方公里,完成光纖入戶改造并實現接入能力達500兆/秒。
編制實施綠化美化十年規劃,推動“綠美+”經濟發展壯大,持續開展“城市體檢”,實施城市更新改造,支持有條件的老舊街區發展街區經濟。推進居住小區和企事業單位停車位錯時共享。大力推進水運交通建設,加快東川港建設和祿勸港(含烏東德翻壩運輸)前期工作。到2025年,縣城路網密度不低于8.5公里/平方公里;縣城建成區無污水亂排現象,主城區無黑臭水體,其他縣區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縣城建成區綠地率不低于37%,縣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2平方米。
完善“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形成城鎮15分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圈。鼓勵社會力量建設綜合型養老社區,支持養老服務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建立醫養康養聯合體,構建多元多樣、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鼓勵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向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轉型。打造“15分鐘健身圈”。健全城市文化體育設施共享機制,完善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政策,加快推進文體場館開放共享。(記者方圓報道)
關鍵詞: 完善縣城生產功能 現代化新縣城 打造國際科技成果轉移高地 千兆城市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