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報記者 鐘梅 文/圖
8月2日上午,地處永川高新區三教產業園的重慶美力寧科技有限公司一期項目生產車間,一條條生產線開足馬力高速運轉,一片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二期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忙著進行室內抹灰作業。
看著眼前的綜合樓(辦公樓和宿舍樓),重慶美力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岳一臉欣喜。他告訴記者,美力寧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施工于一體的高科技建材企業,專業生產建筑用、工業用、農業用等一系列保溫、隔熱、隔音的巖棉制品。項目一期于2020年3月建成投產,2022年實現產值約6000萬元。二期項目新建纖維增強改性發泡水泥保溫板生產線,目前已完成3棟廠房建設,眼下這棟綜合樓主體工程已完成90%,預計10月投入使用。
(相關資料圖)
“一期、二期項目之所以進展順利、迅速,得益于三教產業促進中心項目秘書用心用情用力提供的‘全程保姆式服務’。”尹岳介紹說,公司二期項目于2021年5月20日獲得土地,同年6月3日簽訂土地出讓合同,8月進場建設。其間,項目秘書胡朝霞協助公司辦理了土地證、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圖審查備案、施工許可等系列手續,解決了企業建設發展中存在的用水用電相關問題。如果沒有項目秘書,項目涉及到的各項事務都要企業一手一腳去做;有了項目秘書,這些工作都是項目秘書幫忙在對接,這樣企業就可以“輕裝上陣”,一心一意搞建設和生產。
上半年,三教產業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億元,同比增長12.9%,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79億元,同比增長14.3%;17個重點項目,9個項目已開工建設,開工率達到53%,年底將投產8個項目,預計新增14.5億元產值。
以上的靚麗數據,是三教產業促進中心以更強的責任感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的結果。為優化審批服務,有序高效縮短工期,三教產業促進中心著力推行“最多跑一次”和“零跑腿”服務。對項目在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三教產業促進中心及時進行分析研判,精心為企紓困解難。今年以來,累計協助企業辦理在建項目營業執照、項目備案證、土地證、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審批手續共計80余件,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疑難問題30余件。
當天上午,在三教產業園的重慶江山歐派門業有限公司,記者看到了跟重慶美力寧科技有限公司一樣的忙碌場景。
重慶江山歐派公司管理專員胡宣揚告訴記者,重慶江山歐派是江山歐派門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在永川投資建設年產120萬套木門項目。去年底,首批年產45萬套的木門產線已布局完成并逐步投入使用。今年1至7月,重慶江山歐派產量達24.89萬套。重慶江山歐派令人滿意的數據,得益于三教產業促進中心凝心聚力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行動。
胡宣揚說,今年7月初,公司從外地引進一位高管和一位普通員工。初來乍到,兩位員工對永川環境不熟悉,其子女入學和租房問題讓這兩位員工發愁。得知情況后,三教產業促進中心立即為他們奔走,僅用了20多天,就為他們解決了子女入學和住房問題。
營商環境既是軟實力,也是生產力。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三教產業促進中心建立了“1+4+N”工作機制,組織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實施“一企一策”幫扶行動,對園區重點企業進行點對點走訪,對企業集中反映的問題進行溝通協調解決,聚焦園區企業生產調度,支持企業擴能增效,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
“為企業排憂解難是當前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三教產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稱,目前正是迎峰度夏的關鍵時期。為全力保障企業電力供應,三教產業促進中心早在夏季來臨前就制定了迎峰度夏電力保供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專班,會同三教供電所逐一走訪企業,摸清企業用電底數,動員企業提前謀劃度夏用電和生產訂單安排。
園區的發展靠項目建設。三教產業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三教產業促進中心將一如既往抓服務,積極培育“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國家級“小巨人”企業。一是強化精準幫扶。持續實施“穩經濟”幫扶企業活動,實行“點對點”精準幫扶,梳理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會同區級部門及時協調和解決。二是及時梳理《重慶市穩經濟政策包(第三版)》等穩經濟促發展政策,點對點走訪、指導企業申報高質量發展政策。三是搭建職業院校學生培育平臺,貫通學校與企業師資,推動人才鏈產業鏈融合發展,解決企業用工難題。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