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的北京,乍暖還寒。南五環外的永定河上,浮冰已經消融,春風拂過,帶起層層漣漪,直抵遠方。這條河流見證了北京千年歷史,也目睹著如今日新月異的變化。
2月28日,一名來自重慶的建設者正在搭建腳手架。
(相關資料圖)
河面上,一條橫跨東西的現代化橋梁——永定河特大橋正在加速建設,大橋的一側通往首都北京,另一側直達未來之城雄安。
2月28日,來自云南的木工們正在為永定河特大橋鋪設混凝土模板。
作為京雄高速公路的標志性工程,永定河特大橋全長1620米、主拱跨徑300米,是國內首個空間異形拱肋飛燕式提籃鋼箱拱橋,也是京雄全線建設的重難點。除了實用性之外,它還兼顧景觀性,其優雅輕盈的現代造型與遠山近水交相輝映。
2月28日,新來的工人結束安全教育培訓后,簽字確認。
“兩年多的時間,我們實現了一系列技術革新,已經申請國家專利17項和PCT國際專利兩項。”來自中鐵上海工程局一公司的工程部部長謝學鋒介紹說,這項工程預計使用鋼材達6.8萬噸,超過9個埃菲爾鐵塔用鋼量,是鳥巢用鋼總量的1.6倍。在謝學鋒和工友看來,憑借獨特的設計,這座橋未來一定會成為一座網紅橋。
2月27日,鋼筋工正在焊接鋼筋。
為了心目中的網紅橋能夠早日通車,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正夜以繼日地忙碌著。
3月1日,在永定河上,莊健(圖左)和肖兆濤正在打撈河面上的垃圾。
2月28日,在距離河面30多米的工作面上,來自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李天天正和其他木工安裝混凝土模板。19歲的他是這里最年輕的建設者。
2月27日,永定河特大橋施工現場。
“去年秋天和舅舅一起來到項目上,剛開始是學徒工,跟著老師傅,現在也算有點技術了。”李天天說,這是他參與建設的第一個大工程,一天要釘七八百個釘子,超過老師傅一百多個。
3月1日,在項目工程部,謝學鋒(右二)正在給各工點的技術員講解施工細節。
在工地現場,還有很多像李天天這樣的建設者。如今,隨著工程推進,大橋建設已進入加速階段,預計今年底通車。屆時,作為《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中“四縱三橫”綜合立體網中重要一縱,京雄高速公路也將實現全線貫通,構建起京雄1小時交通圈。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