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民主與法制網訊(□張霞 通訊員王文博)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荷花路街道從推進源頭調解、智慧調解工作建設入手,發揮基層調解和法律顧問的優勢,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讓群眾生活更舒心更美好。
“荷之和”品牌夯實調解基礎
健全完善調解組織,讓老百姓“有地說理”。荷花路街道“荷之和”品牌調解室,由街道政法科、司法所、東城律師事務所聯合成立,自2020年開始運行以來,從智慧調解入手,探索矛盾糾紛發現化解在基層的新工作思路。設立律師值班室、心理咨詢室,制定實施方案等工作機制。成立矛盾糾紛調解工作聯席專班,組織基層黨員、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者、人民調解員、鄉賢等調解力量40余名,村居調解委員會20個,調解員60余名。截至目前,各類矛盾糾紛調解事項調解成功50余件,調解率達98%,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群眾提供了一個“反映訴求有門、解決糾紛有路”的新平臺。
“三調”聯動化解群眾“糟心事”
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深入推進政調、訪調、律調“三調”聯動機制建設,建立司法、城管、人社、社會事務等部門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每日領導干部坐班接訪的同時參與到矛盾糾紛調解中,涉及法律問題引導律師參與,推動信訪矛調聯合依法化解。發揮各自職能優勢,促進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有效銜接,形成合力,大大提高了調解效率。
“小網格”網住基層風險隱患
充分發揮網格員地熟、人熟的優勢,常態化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滾動排查城鄉建設、家庭鄰里等矛盾隱患,推動矛盾糾紛及時化解。緊盯城鄉建設、村居村務等重點風險隱患,提升預警預測預防能力。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調解、疏導等方法,認真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
荷花路街道將持續推進“荷之和”調解室標準化建設,加速提升“荷之和”調解制度和運行機制的規范化。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和隊伍建設,提高調解員運用法律、政策的能力,真正實現源頭治理,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