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方案》提出,力爭2024年年底前,規上輕工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突破25萬億元,培育升級50個規模300億元以上輕工產業集群,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更多質優價廉的輕工產品,貢獻給廣大消費者。
輕工業涵蓋吃、穿、住、行、玩、樂、教等多個領域,是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的16.2%,是工業經濟穩增長的重要力量。
(資料圖)
7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制定了《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下稱《方案》),有針對性地提出一批重點舉措,鞏固拓展輕工業穩增長良好態勢。
《方案》提出,力爭2024年年底前,規上輕工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突破25萬億元,培育升級50個規模300億元以上輕工產業集群,涌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更多質優價廉的輕工產品,貢獻給廣大消費者。
“《方案》的發布釋放了國家對輕工業發展的重視和支持信號,釋放了積極的政策信號,有利于穩定輕工業的發展。同時,這也反映了中國輕工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為中國輕工業的未來發展注入了信心和動力?!北P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聚焦重點行業分類施策
今年上半年,在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的背景下,輕工業發展保持一定韌性。作為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產業,輕工業近年來總體保持平穩,對工業經濟增長貢獻度保持在20%以上,對工業經濟穩定發展起到了較大支撐作用。
數據顯示,上半年,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4%,實現由負轉正;輕工11類重點商品零售額3.5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5.4%,同比增長6.3%;附加值比較高的電動自行車產量增長10.7%,電池、助動車制造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3.3%、10.7%。但不容忽視的是,出口穩中趨緩,上半年輕工8種重點商品出口額2196億美元,同比下降4.4%。
在此情況下,《方案》提出家居用品、塑料制品、造紙、皮革、電池、食品等六大萬億級規模行業被列為需要著力穩住的重點行業,老年用品、嬰童用品、文體休閑用品、生物制造以及預制化食品被列為了需要培育壯大的新增長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表示,每個行業分別實施1至3項標志性舉措,確保政策落實落細,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如在家居用品領域開展智能家電互聯互通、“百企千縣萬村美麗家居”行動,造紙行業實施一批節能降碳技術改造項目。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副主任袁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此舉將對這些重點行業產生積極影響。政府將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行業的發展和壯大。同時,通過分類施策,可以更好地解決行業內的問題和矛盾,提高行業整體效益和競爭力。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華夏時報》記者指出,通過分類施策,可以更有針對性地推動相關行業的發展。家居用品和塑料制品等行業是輕工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通過分類施策,可以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提升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同時,分類施策還可以引導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行業的結構優化和升級。
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事實上,企業是經濟的基本細胞,是市場主體。無論是著力穩住重點行業,還是培育壯大新增長點仍需依托輕工業企業的發展。
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輕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3.2萬家,實現營業收入10.6萬億元,同比增長2.1%,高于全國工業2.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5682億元。
何亞瓊表示,輕工業企業數量多、行業涉及面廣、國際化程度高,當前處于轉型升級、競爭力重塑的關鍵時期,同時面臨需求不振、預期轉弱等困難,作為行業主管部門,我們將盡最大努力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
為此,《方案》提出了推動產業生態協調發展的要求,將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梯度培育輕工產業集群和推動產業在國內有序轉移。從目標來看,將培育50個輕工“三品”示范城市,培育升級50個規模300億元以上輕工特色產業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方面,將開展“輕工產業帶中國行”活動,在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山東等地率先開展試點,為中小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平臺對接、技術交流等線上線下聯動服務,提升中小企業發展質量。
“這將有助于推動輕工業中的民營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同時,這也將促進輕工業領域的創新和競爭,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和升級。對于企業來說,這將提供更好的發展機遇和政策環境,有助于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苯f道。
全聯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此舉有助于推動行業內部結構優化和提升整體競爭力。通過強化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有望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發展。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則有助于推動企業在特定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安光勇看來,《方案》對于輕工業企業意義重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導向將為企業提供更多發展機遇。然而,輕工業行業依然需要面臨多方面挑戰,企業需要積極適應市場形勢,加強自身創新能力和競爭力,以穩定和拓展市場份額,迎接未來的發展挑戰。(以上來源 |華夏時報 記者 | 王悅 徐蕓茜 北京報道 免責聲明 | 僅用于學習交流,并不用于商業用途。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及設計圖片,所有轉載的圖片、音頻、視頻文件等知識歸該權利人所有,新社匯·全媒體矩陣不對相關圖片內容享有任何權利。)
-----------------------------------------------
圖片來源:網絡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副主任袁帥表示,此方案的發布釋放了對輕工業穩定增長的重視信號。通過提出增加值增速和企業營業收入規模的具體目標,表明政府對輕工業發展的重要性,并將采取措施支持和推動其發展。對于輕工業的未來發展,我認為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并且在技術升級、創新和綠色發展方面有更多的機會和挑戰。
我認為,聚焦家居用品、塑料制品等輕工業領域重點行業分類施策,將對這些重點行業產生積極影響。政府將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有助于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行業的發展和壯大。同時,通過分類施策,可以更好地解決行業內的問題和矛盾,提高行業整體效益和競爭力。
輕工業中民營企業居多,而方案提出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培育專精特新企業等,對企業具有重要意義和影響。強化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可以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提高整體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同時,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有助于推動行業的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此方案的實施將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動企業的發展和壯大。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