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新區“兩舊一村”改造推進指揮部辦公室獲悉,在“兩舊一村”改造中,今年啟動的不成套住宅(含小梁薄板)六里新村項目,截至6月30日簽約期結束,項目整體簽約率達到98.8%,其中不成套房屋110產全部簽約。據悉,這也是本市首個以公益性征收實施的非成套住房改造項目,未來征收地塊將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
位于浦東新區南碼頭路街道的六里新村,地處浦三路與高科西路交界處,占地面積約8691平方米。走進小區,不少樓房墻面斑駁,樓與樓之間的間距狹小,居民居住的空間逼仄。據悉,這里的房屋基本建造于上世紀50年代,多為單位系統公房,最小房屋面積僅7平方米,共257戶居民,以老人為主,居民改造意愿強烈。
為早日讓居民告別蝸居,新區區委區政府將六里新村列入今年“兩舊一村”改造攻堅重點項目。新區建交委(“兩舊一村”指揮部辦公室)、南碼頭路街道及相關部門協同推進。至6月30日,共簽約254戶。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力以赴,征收推進跑出“最高速”
為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兩舊一村”改造的積極性,從今年3月份開始,南碼頭路街道多次組織召開居委、居民代表座談會,充分聽取意見建議。新區建交委從改造速度、居民接受度、改造實施難度、可利用政策等方面深入分析,在全市率先采用通過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實施征收改造。同時,為減少居民在外過渡時間,盡量滿足老年居民搬進帶電梯新居的愿望,新區建交委統籌挖潛,調配周邊區位較好的現房作為主要安置房源,受到居民的認可和歡迎,為征收工作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征收實施中,南碼頭路街道成立六里新村房屋征收項目工作指揮部,街道黨工委、六里居民區黨總支、征收事務所黨組織聯合成立六里新村房屋征收項目臨時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新區建交委成立工作專班,與街道指揮部共同研究解決居民房屋權屬確認、產證辦理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最大程度保障居民權益。整個項目分為A、B兩個地塊同時推進,在4月28日征收決定張貼后,工作人員以超常規的工作速度,僅用52天完成房屋評估和答疑、補償口徑制定和公示、選房搖號等程序,于6月19日正式啟動征收簽約。
化解矛盾,努力做到“最優解”
作為老小區,除了有歷史遺留問題,不少居民家庭內部情況復雜,出現“擺不平”的情況不在少數。但征收工作人員“耐心不棄”,積極化解矛盾,打開居民心結。
小區中一戶人家,之前被安置在小區內的兩套住房里。原承租人已經過世,原承租人的兒子先后有兩次婚姻,所生子女分別住在兩套房子里。因為有矛盾,無法推選新的承租人,工作人員上門溝通了解也吃了“閉門羹”。
浦東第一房屋征收服務事務所有限公司的經辦人員成永輝、叢春笑從始至終不放棄,時刻關注該戶的想法與動遷意向。“請到基地里談,在他們家門口溝通,前前后后也記不清談了多少次。” 成永輝說,交流中,不僅向他們講清楚相關政策,還要在兩套房子現居住人中間進行調解溝通。
該戶也是小區中,因歷史原因32產需辦理公有住房出售手續的居民之一。新區建交委領導對辦理產證問題高度重視,多次召集區征收中心,征收所、所屬街道房屋產權方百聯集團溝通協調,在多方查證憑據、摸清歷史成因的基礎上,開具事實情況的書面證明,為居民辦理公有住房出售手續打通路徑,并留足時間窗口給予居民辦理。
經過各方不懈的努力,最終打動了該戶人家。簽約期倒數第二天,在交談了一個上午后,該戶終于簽約,破舊的老樓棟里終于傳來了歡呼的掌聲,該戶所在樓棟也很快實現了清盤。
據了解,新區納入市“兩舊一村”改造中的不成套職工住宅(含小梁薄板)房屋面積超過17萬平方米,將采用多種方式綜合施策推動成套更新改造。列入今年計劃的,除了六里新村,還有向東新村和高橋鎮的部分零星點位。通過改造實施拔點,讓更多的居民通過改造改善居住條件。
李繼成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