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的形勢下,盤活低效用地、挖掘存量空間、推動產業用地提質增效是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常州武進區多措并舉,積極落實用地政策,探索盤活存量用地的新模式、新機制,進一步推動工業用地提質增效,為武進區高質量發展提供自然資源保障。
嚴準入 積極貫徹用地新政
《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的意見》要求在招商引資項目落地評審階段實行容積率管控,新上一般工業項目、高標準廠房、研發項目用地容積率分別不低于1.5、2.0和2.5,并明確投資強度和產出等指標要求。為進一步集約利用土地資源,武進區還積極探索“工業上樓”,打破依賴“橫向”擴張的空間路徑,轉為向空中拓展的“縱向”布局。
挖潛能 大力盤活存量用地
結合“三個更新”“危污亂散低”用地出清提升等工作,武進區正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實現“騰籠換鳥”,大力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去年,武進區共完成批而未供土地處置任務2164畝,合計盤活存量建設用地5157畝。
激活力 鼓勵企業增容技改
今年3月31日,武進區施行《武進區關于加強存量工業用地改擴建項目審批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支持企業利用已有土地進行增容技改,引導企業向存量要空間、要效益,推動武進走出一條以存量用地再開發、撬動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之路。
在所有探索盤活存量用地的新模式中,“零土地技改”為武進區重大項目建設釋放出了更多的發展空間。自2022年1月以來,武進區已有147個省、市、區重大項目通過“零增地”方式實現產業升級增容,合計利用企業自有土地8455畝,共計拉動社會投資175億元。
土地資源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下一步,武進區將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不斷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推進工業用地差別化供應,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進一步提升節約集約用地水平,讓“寸土”產生“寸金”效應。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