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樓市里面消息比較多。
這個文章和大家透個底。
彭叔和一些其他地區的兄弟單位,進行了一些交流,大家互換了意見。
(資料圖片)
里面主要講當下樓市的情況,刺激性政策(一線城市)會不會來,以及這次房價還要跌多久(二線城市),什么時候才是抄底的時候,以及彭叔對下半年經濟的看法。還有那個,某房企開的電話會議內容。
基本上讓你看完以后,對當下的情況,就比較了解了。
全文共計7730字,現在開始進入正文:
第一部分:刺激政策會不會來。
先說重點。
彭叔和北京、深圳、天津、南京、南寧、無錫、重慶、徐州,八個地方的兄弟單位交流了。
大家的共同看法,就是關于當下調控的。
大家的共識是,在房住不炒不取消的情況下,或者說,在上級沒有明確表態的情況下,一線城市的限購之類的,是絕對不會放開的。
而且,連首付放開,都是非常難的。
這次上級對房地產的調控,是下了很大決心。
寧可GDP增速慢下來,讓地方上收入減少,也要把一些舊的產能給淘汰掉。讓國內的GDP,從量,往質的方向走。
在這個大的環境下。
我們地方上就算是想要刺激樓市,也不敢做的那么明顯。
因為一旦把樓市刺激起來,地方上的管理人員,是得不到什么好處的。
你地方上樓市火熱了,房價大漲了,你做為管理人員,你也分不到什么利益,你撐死了就那么2、3套自住的,房價大漲,你要挨批,受處分,2次約談,就給除非了,第一次約談是談話,第二次就要處分了。
所以地方上,還是很謹慎的。
房價上漲,住建就要被追責。
所以各地現在,都很謹慎。
就像深圳前段時間二手房指導價的事情一樣,把深圳住建給嚇壞了,連夜開會,立馬叫停。
那個事情要是真的把深圳房價漲起來,深圳住建的都要被嚇壞了。
所以在這種氛圍下,一線城市調控,就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放松。
上面一把劍懸在那。
而且,將心比心。
你是地方住建領導。
把房價炒起來,你不但沒有政績,反而還是個污點,換成你當領導,你會把房價炒起來嗎?
所以現在在上級沒有改變狀態之前。
一線城市的大刺激,是不可能的。連二線城市大刺激,都不可能。
網上傳的棚改拆遷、一線限購放開,門都沒的。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刺激政策。
至少短期內,不會變的。
6月份的網傳的刺激政策,力度不會太大。
大家要記得一點,屬于房地產的時代,結束了。
現在在轉型的過程。
你可以把現在當成是98年的時候,國企下崗。
現在我們要接受的,就是房地產來這一輪。第二部分。房價什么時候止跌,什么時候上漲?
我們也聊了房價漲不漲的問題。
大家的觀點,主要是認為,這一波房價要上漲,還真輪不到二線城市。
就是現在網傳的,什么一線城市房價不漲了,二線城市房價會上漲之類的。
這個我們是不太接受的。
大家還是認為,只有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后面全國城市房價才有可能上漲。一線城市房價不漲,后面城市房價也漲不起來。
并且。
大家認為當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時候,二線城市房價,還會再跌一波。
因為現在二線城市,基本上已經是進入到了不限購的狀態,可以說是二線城市除了棚改拆遷沒出以外,其他的利好政策,都已經出了。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還沒起色的話。
只要一線城市那邊能有房價上漲的征兆,必然會導致,很多人拋售掉二線城市房子,去買一線城市房子。
這會讓二線城市房價,迎來一波明顯的下跌。
大家不要覺得一線城市有限購,二線城市房東就買不成。一線城市的限購,只能攔住普通人,你要是真的想要投資,花錢還是可以搞定的限購的, 就是比較貴。
所以當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虹吸效應。吸取下面二線城市的錢。
當一線城市房價漲到頭以后,這些錢再外溢回二線城市,讓二線城市房價來一波上漲。
彭叔舉個很簡單的例子。
西安房價1.6萬一平,北京房價6.4萬一平。
當北京房價從6.4萬漲到9萬一平的時候,必然會有很多西安的購房者,跑到北京去投資房產。
那么,西安的房價,就會從1.6萬,跌至1.2萬,去把北京房價給沖起來。
而當北京房價達到9萬的時候,這個時候,北京房價也到頭了。那些投資房產的人,他們不會閑著的。這個時候他們看到,西安房價才1.2萬,北京房價9萬,他們就會降維到西安來買房。
這個時候,就會把西安房價,從1.2萬,沖到2萬一平,而北京房價,也從9萬,跌至了8萬一平。
這么一輪下來,你就會看到,西安房價從1.6萬漲到了2萬,北京房價從6.4萬漲到了8萬,大家都漲了,但是又沒漲那么多。
這就是下一輪,房價上漲的節奏。
所以現在二線城市的購房者,真的不用急。
一線城市都沒有開始虹吸呢,二線城市還輪不到的。
賣房子的人是為了賣二線城市房子,所以才把二線城市吹的那么牛,他要是賣一線城市房子,也就會把一線城市房子吹的那么牛了。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