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發自北京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ChatGPT人工智能持續攬下各種關注度,元宇宙賽道及其投資者則在一旁受到冷落。
4月9日,歌手林俊杰在微博發布一張“錢包”的圖片,并配文“聽說最近很多人想幫我理財!”公開回應了在元宇宙“炒房”虧損的消息。此前,有消息稱,他在元宇宙購買虛擬地產虧損已接近91%。
一年多時間以前,元宇宙地產曾一度受到熱捧,從機構投資者到名人明星等紛紛對其趨之若鶩,一波接一波“聲援”又進一步掀起陣陣投資風潮。
元宇宙分析平臺WeMeta的數據顯示,2017年元宇宙每平方米土地成交價中位數為20美元,2021年這一數字升至6000美元。然而,目前全球最大的元宇宙地產銷售平臺Decentraland的成交價中位數已從2022年的45美元跌至5美元,下跌近90%。
多位受訪者表示,與現實中的房地產具有真實的使用價值相比,將元宇宙中算力構筑的虛擬地產空間進行價格炒作或無法避免價格暴跌的結局。
元宇宙炒房興衰
在元宇宙土地平臺中,最火的就是the sandbox、decentraland、cryptovoxels等。使用者可以在這些元宇宙平臺上面購買虛擬土地,建造裝修房子、開設店面,也可買賣交易房地產等。
作為在線虛擬世界平臺,Decentraland提供在平臺上購買虛擬土地、建造虛擬房屋等功能,相當于一個植入元宇宙概念的“沙盒游戲”。
在元宇宙地產受熱捧時,美國說唱巨星snoop dogg進軍元宇宙土地;投資公司republic realm以430萬美元購入一塊虛擬土地;地產大亨鄭志剛豪擲500萬美元,拿下沙盒中最大的數字地塊。
2021年11月,歌手林俊杰花12.3萬美元在Decentraland購買的3塊虛擬地產。
在林俊杰購買土地當周,the sandbox、decentraland、cryptovoxels和somnium space上虛擬土地交易數量超過6000筆,交易總額達到1.058億美元。名人效應似乎也在助推元宇宙的炒房熱。
一份海外調研報告更是預測元宇宙地產市場在2022年至2028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1%。
不過,與彼時的預測不同,目前林俊杰持有的3塊虛擬地產價值僅約1萬美元,較當時的購入價浮虧91%。
有金融機構人士在受訪時表示,“從投資角度看,元宇宙炒房本質上是一個新賽道中的相對優質的核心資產,但當下歐美整體流動性收緊比較劇烈,成長股、科技板塊表現都一般,它又是偏主題和概念的,自然下跌的很嚴重。”
元宇宙地產在短時間內就出現價格大幅下跌,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其系列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探索階段。
例如,虛擬房產交易所需的NFT(一種虛擬貨幣)需區塊鏈技術的配套,但這些年來區塊鏈技術的研發推進緩慢。虛擬貨幣更是面臨世界各國的管理收緊,部分提供此類產品和服務的平臺熱衷于短期炒作,導致虛擬貨幣連續崩盤,連帶虛擬房產、NFT藝術品拍賣等系列衍生品,也隨之出現交易價格大幅度下降等風險。
虛擬與現實之分
基于元宇宙而生的虛擬房產,與真實的房地產在買賣和投資邏輯上有著本質的不同。
在元宇宙概念中,未來將為人們提供可與現實世界交互的數字生活空間,就如同科幻片里所描述的場景,人們在虛擬空間中娛樂、消費,當然也有虛擬居住、辦公等需求,虛擬房產就是圍繞相關場景所提供的數字產品。
但虛擬房產只具有投資和交易功能,不具備真實居住功能,須依附于元宇宙生態的發展。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在受訪時稱,現實房地產的核心邏輯是它是有產權的,進一步說,它是一個具體實物,是有自身價值的一項資產,而且房地產的資產屬性不僅僅是這塊土地上房子的屬性,還有土地價值、房屋價值、配套價值等。用馬克思的理論來說,它凝結了大量的人類的必要社會勞動時間,所以它具有明確的價值屬性。
“而元宇宙的房地產是什么?它是一個人為制造的虛擬資產,這種虛擬資產的價值,可以看作被炒作出來的泡沫,它沒有自身的核心價值作支撐?!苯J為。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元宇宙房產的價格本質上是一種變相算力銷售,而算力價格是和成本掛鉤,但有人卻將元宇宙中算力構筑的虛擬空間進行價格炒作,那必然最終會面臨暴跌。
他認為,元宇宙空間將算力成本和用戶占用算力行為掛鉤,是非常合理的。但炒作這件事,本身不合理,未來元宇宙房價可能會持續下跌。
不過,虛擬房產價格炒作現象并未改變元宇宙作為一項產業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根據零壹智庫發布的《中國元宇宙產業政策匯總(2023年3月版)》,截至2023年3月28日,全國累計有18個省級(含直轄市)單位及24個市級單位發布了約114項明確支持元宇宙產業的政策。
此外,近年來也有房企開始試水元宇宙營銷。2022年2月,天下秀旗下元宇宙社交產品“虹宇宙”與龍湖集團新開發的“京能龍湖熙上”樓盤達成合作,通過虹宇宙賦能“京能龍湖熙上”實體地產營銷,在“元宇宙售樓處”“元宇宙樣板間”“虛擬裝修場景”以及“虛擬社區”等領域將開展相關合作。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