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衍生行業中,還有沒有除物管企業之外的“現金奶牛”?
答案是有的。
(相關資料圖)
3月20日,“代建第一股”綠城管理召開線上業績會,執行董事兼CEO李軍在會上直言今年將實施比較激進的派息政策,在每股派息0.3元的基礎上,再特別派息0.08元,“這兩項加起來以后是每股0.38元,實際上就實現了100%的派息比例”。
這也是今年首家宣布100%派息的上市公司。
推動其大手筆“撒錢”的一個原因是,今年是綠城管理上市的第三周年,在這個重要節點,管理層想要通過實際行動釋放更多積極的信號。
2020年7月上市至今,綠城管理遇見了房地產行業百年未有之大變革,在開發商頻陷流動性危機、地方城投平臺下場兜底拿地的大環境下,其也迎來了屬于代建的“紅利期”。
紅利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其一是保障類的代建業務需求爆發。例如浙江省規定,在新增的住房供應里,保障性住房的占比要達到30%以上,李軍說這是一個長期性的利好,“綠城管理在這個領域已經做到了全國第一”;
其二是國/央企、城投公司拿地以后的代建需求。根據廣發證券數據,2022年的集中供地中,央企及地方國企拿地比例已經從2021年的60.8%上升至80.9%,但一個特別的現象是,城投類平臺開工率很低,2022年當年能夠實現開工的占比只有8%,同時其后期也很難通過股權合作的方式進行開發,這些項目大概率會流入代建市場。換言之,城投公司的兜底拿地已經提前為代建企業鎖定了業績;
其三則是關于紓困類業務的代建需求。在保交樓政策推進下,由金融機構主導的、涉房不良資產的顯性規模就超過了3萬億元,這部分業務未來也會迎來一個風口型的機會。
在這些利好因素的合力助推下,綠城管理于2022年實現了規模晉升。
截至2022年末,該公司擁有合約總建筑面積約1.0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9.8%,其中67.4%為商業代建,32.6%為政府代建;在建面積約4720萬平方米,較上一年增長7.1%,其中政府代建占52.1%,國有企業占比為19.6%;對應年度合同銷售金額875億元,同比增幅為3.8%。
公司同期新拓代建項目合約總建筑面積約2820萬平方米,較2021年的2280萬平方米增長23.9%,新拓代建項目代建費也同比增長21.1%至86.1億元。若按客戶屬性分類,其來自國企及城投類客戶的合約總建筑面積為1870萬平方米,占新拓業務總量的66.2%;金融機構類業務為290萬平方米,占新拓業務總量的10.3%。
可以看出,來自國有企業、城投類平臺的委托業務正在快速上升,李軍認為,這一變化是去年行業結構調整后市場主動和被動選擇的結果,“綠城管理具備了對城投類業務批量導入的能力,包括前期的招投標以及執行、技術等方面,是行業內具有排他性的存在”。
他坦言,目前公司來自政府類代建業務的收入占比已經接近30%,完成了2021年提出的目標,這部分收入占比未來可能還會有微幅的增長,但不會有較大變動,“政府類代建業務是底倉,它適合穿越市場的牛熊周期,但比例不能太大,否則會對毛利率產生影響”。
2022年,綠城管理實現營收26.56億元,同比增長18.4%;對應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1.7%至7.45億元;毛利較上一年增長33.4%至13.89億元;毛利率52.3%,同比提升了5.9個百分點。
根據業績指引,未來綠城管理歸母凈利潤的增幅還將保持在30%的水平,毛利率水平將在40%以上,凈利潤率水平為20%以上,派息比例穩定在80%左右。
從區域分布來看,該公司擁有整體可售貨值約為6510億元,其中環渤海、京津冀城市群占比21.3%,長三角占34.7%,珠三角占16%,成渝城市群占2.1%。李軍對成渝城市群的貨值占比表示遺憾,他直言在西南地區的項目數量還不夠,未來會進一步加強開發,同時長三角區域的占比也會快速提升。
對于紓困類項目的推進,管理層表示不夠理想,這部分業務雖然收益高,但難度也高,“綠城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做了很多嘗試,我們做得還不夠好,所以未來會努力提升”。
李軍指,在承接紓困類項目時,綠城管理有一個被動點,即公司的定位是輕資產公司,為了隔離一些投資類的風險,絕不加財務杠桿。
他稱,紓困類企業最缺的是資金,這與公司的經營戰略并不匹配,所以如今推行的商業模式是尋找外部金融機構或資源,給予出險企業或紓困項目流動性支持,重新激活銷售,在這個過程中,綠城管理在項目建設、口碑、品牌等方面提供征信背書,給予各方信心,實現共贏,“如果這套體系能夠做成,那這將是中國房地產開發新模式的一個重要節點,也是我們的創新方向”。
截至2022年末,綠城管理擁有銀行存款及現金(不包括抵押銀行存款)約19.33億元,杠桿比率(計息債務除以同期末權益總額)為0.9%,當期經營性現金流為7.25億元,同比增長28.1%。
按李軍所言,隨著政府及金融機構主導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增多,中國代建行業滲透率將達30%以上,綠城管理的目標是要維持20%的市占率,公司2022年的市占率為25.5%。
他說,去年有接近60家房企進入代建領域,競爭非常白熱化。對于應對挑戰,綠城管理也在努力提高運營能效,引進行業人才,李軍透露稱日前前中原建業前CEO馬曉騰已經加盟公司,“我們還會再引進更多行業人才,形成公司真正的支撐”。
記者 吳典
編輯 左宇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