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房地產黃金時代,地產行業可謂是多金大戶。地產人的年收入絕對秒殺其他行業。
年終獎更是年末重要一筆大額收入。 2014年以前,房地產行業年終獎經常位列前三,關于“扛麻袋領年終獎”、“某某房企500萬年終獎”的坊間傳聞,讓人血脈噴張。
(資料圖)
然而,曾經地產人們有多風 光無限,如今就有多落寞。
今年很多地產人對年收入和年終獎已不再奢望,在艷姐的粉絲群里,有些評論有些亮瞎眼了:
“年終獎感覺很高端,距離我們很遙遠。”
“公司天天洗腦,能發工資就不錯了,現在還能按時發工資的公司已經很優秀了。”
“更多是發個錘子,發個鏟鏟,還有年前優化發了補償金的?!?/strong>
當然,我們還是要向著曙光看,雖然很多房企無法發放年終獎,但還有一部分 實力強勁和穩健經營房企,也給到了員工年終獎。
其實到了如今這個時刻,艷姐覺得,大家的眼光應該不僅僅局限于年終獎。而是應該著眼于自己目前的優勢與特長,同步去拓展新的業務與賽道。從而發現新機會。
有幾位地產人和艷姐聊了他們的故事和所見所聞,也算是不具有代表性的年終總結,明天就是新年開工第一天,不論昨日的悲與喜,讓我們一起和昨天告別,迎接新的一年。
故事1
“房企老板們的小聚會,他們達成了一致”
講述者:某房企老板
看到行業內關于不發年終獎的各種討論,很多人都覺得企業不行了,沒有現金回流了,所以發不出年終獎了。
其實企業并不是沒有錢了,或者效益不好了才不發年終獎,而是另有隱情。
有一個笑話,而且是真事,就是在大虹橋,某某民營房企四五個老板晚上聚會,他們一起討論關于員工薪酬和年終獎的事情 ,有一位老板說他們今年的年終獎不發,其他老板就跟著說:
“你那兒不發年終獎,咱也不發。”
于是,他們對于年終獎發不發事宜達成了一致。
至少在老板看來,能省一點就省一點,畢竟現在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企業不發年終獎,員工也不會當面吭聲,更不會鬧事。
實際上,據我了解,還有少部分效益好的企業,也不發年終獎,因為老板們都在一塊兒商量好了,大家都一起不發年終獎。
通過這些舉措,企業的管理費用、用人成本都降低了,從企業運營的角度來說,也算是一件正向的事;但對于辛苦打拼了一年的員工來說,可能也比較傷員工的心。
當然,像萬科這種混合制企業,具有國企性質,不是一言堂,股權是分散的,像這種企業,當然能發就發。
故事2
“想要做高管,先跟投個幾百萬!”
講述者:某房企高管
今年公司不發年終獎,卻讓我交百萬級現金,因為公司拿了幾塊地,規定相關管理人員要跟投,我這個級別的要強制跟投百萬級的現金。
這樣一來,整個一年工作都白干了。
其實此前我也跟投了,而到了如今該結算的時候,現在一分錢都拿不回來,公司就是拖著。
現在又讓我跟投,真的有點后怕了。
這個跟投要幾年后才會有回報,而且是在公司能賺錢的情況下。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公司也賺錢了,就是賴賬不給跟投人員錢。
雖然我每年拿著年薪,但還要跟投,等于是變相減薪,甚至還可能成為負值。
我想對于大多數高管來說,可能就只有以下兩個選擇:
第一,可以不認這事兒,自動辭職,這樣公司裁員就不用賠償了。
第二,如果高管要認這事兒,公司就把你拴住,跟投就等于不用發工資。
別看地產高管在外面如何光鮮亮麗,但是背后還是有很多無奈和辛酸。
故事3
“雖然沒發年終獎,但我會一直做下去!”
講述者:某TPO50房企基層員工
大概是4年前,我以管培生的身份加入了這家TOP50房企,這家房企在財務上一直是穩健的作風,所以即使是去年整體行情存在不確定性的時候,公司也一直沒有出現爆雷的情況。
今年在整個行業大趨勢下,很多人都說有工資發就不錯了,年終獎就不要想了。
我們年終獎今年也終于開天窗了。
不過,值得嘉獎的是,相對于其他房企拖欠工資、減薪等情況,我們工資倒是發的很準時,從來沒有拖欠過。
前幾年基本都有年終獎,根據公司業績情況來看,基本在13-15薪左右。
我周圍很多朋友都抱怨公司年終獎不發,太沒武德了,還有一些朋友打算轉行跳槽了,但是我對這家公司還是挺有感情的,畢竟畢業后就來了,而且公司整體氛圍也不錯。
所以,我應該會一直做下去,做到發不出工資為止。
感覺今年房地產市場應該會逐步好起來。所以大家也不要太悲觀了,堅持一下,或許曙光就在前方。
故事4
“我轉行進入一家創業公司”
講述者:某房企離職員工
我現在已經不在房地產行業了。
我的上家公司,是一家區域型的頭部民營房企。去年因為公司業績下滑,我成了被優化大軍中的一員。
真的沒想到自己會成為被優化的員工,畢竟在這個行業已經工作7、8年了。
去年下半年,地產人幾乎很難找到工作,我也投了很多簡歷,也都了無音訊。后來轉行了,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在一家小型的創業公司做公共技術服務和跟投,主要是生物醫藥領域的項目孵化。
雖然是創業公司,但我每天都很有干勁。讓我萬萬沒想到的是,我現在還在試用期,但是公司竟然還一視同仁,按月折算了年終獎。
或許有的時候,失去不是一件壞事,有失必有得。
感謝自己的一切遭遇,都是讓我們在成長和進步。
故事5
“我把副業變成了主業,月流水千萬”
講述者:某房企前區域總裁
一直以來我都在做一些地產相關的衍生業務。做過集裝箱相關業務、做過電商賣貨、做過小開發商,沒想到如今最火的居然是之前的試水的三產行業:賣酒。如今一不小心成了某區域最大的酒行。
原本想的是給我自己的地產業務做配套的,沒想到一不小心火了。
我本來想的是地產人用酒的時候比較多,沒想到居然用量這么大。實體店還沒裝修完,還沒開業,已經賣了2000萬茅臺。天天給大家發貨累得要死。
我現在一個地產項目,一個月都不一定能賣2000萬,但是茅臺一個月能賣2000萬。
真是人挪死,樹挪活。還是隨時要開拓思路,想想未來的出路在哪里。
以上就是幾位地產人的故事,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與未知的時刻,我們也期待地產人能夠在新的一年,重整旗鼓,以更好的狀態來迎接未來的挑戰。
最后也附加一個彩蛋:
我們也綜合多方渠道,獨家整理了各家房企對于發放年終獎事宜的一些具體情況,以茲各位討論。
央企:招商、中海、華潤、保利
以上4家央企作為地產領域的頂流,年終獎金肯定是會發,但對比之前還是會有些改變。
招商蛇口的年終獎歷年來都是年前發放,今年了解到也是年前發放,只是具體的發放時間總部相關職能還在測算和確認中。
中海的年終獎金發放時間目前還未確認,但年前會發出;華潤的年終獎金也是延續之前,年前也都會發出;
因今年春節較早,保利的年終獎小部分區域已經發放,但大部分區域是放到了年后發放,高管的發放時間會更晚些。
以上4家房企在今年市場的投資端、區域架構、人事換防上也是持續做出相應的市場化調整。
雖是央企,但獎金額度的多少依舊還是根據各個區域和地區公司的經營效益來作為最主要的考量指標。
以上央企的獎金發放雖沒有民企的靈活性,但基本都會年前測算好發出,只是節奏相對較慢一些。
混改頭部及民企:萬科、金地、龍湖
萬科的薪酬體系自2019年改制之后,固定月發部分甚至比國企的還要略低,總收入來源主要是依托于EP獎金。
但今年這樣的情形下,大部分區域沒了年終獎金,各個地區城市銷售未達標直接取消了,小部分區域有但整體也沒有之前那么多了,近期的人事換防調整,年后依舊會持續,同時還有發放預算的區域也要到年后。
金地作為多年來在投資端及對利潤追求均圍繞均衡發展的前提下,因內外部因素的疊加,也有些城市的銷售業績未達標,比如華南的廣州和昆明以及西部的重慶公司等,至于年終獎金總部會進行統一測算,七個大區中年前會先發放一部分,有些則區域要到年后發放。
龍湖的2022年不管是在投資端還是在高管人事調整上,都是變化較大的一年,但最終而言依舊承接了民企之光的稱號。
在市場的下行情況,龍湖在薪酬和獎金制度上并未做太大的降幅調整,今年的年終獎金基本是在2023年1月20號進行足額發放,有些地區公司則是已經發放到位,延續了之前的發放節奏。
新四小龍:建發、華發、越秀
建發作為國企,在過去的2022年上半年在投資端變現尤為出色,并且近期更以63億收購零售家具紅星美凱龍,成為第一大股東,年終獎金在2023年1月15號召開年會的同時進行了陸續的發放;
華發去年不管是在投資端還是業內高管人才的引入上,都表現的相當不錯,一線及高管人員年終獎金年前預發一部分,剩余統一是國資委預算審批之后年后進行發放。
越秀作為華南國企,整體的發展與變現及人選穩定性上也很高,因現有區域公司規模差異較大,但今年下半年也公開對外市場化招聘高管,進一步拓展其較為薄弱的區域公司,年終獎金年前基本會發出。
民營之花:碧桂園、新城、美的置業、濱江
碧桂園作為一家連續多年霸榜銷售第一的民企,今年對于他們也實屬艱難的一年,連續兩年,原有的上百個區域平臺不斷壓縮調整。
其早年的快周轉以及核心三線城市以下的業務布局,在目前來看也確實帶來了較大的風險,至于今年年終獎,很多區域基本是已經取消,僅有少部分經營效益較好的區域會進行發放。
新城近兩年原有的20多個區域公司縮減至目前10個不到,今年的調整和優化動作也是頗為頻繁,公司年會在1月11號已經開完,年終獎事宜未提,如果有也是到年后根據公司整體的資金情況來做最終定奪。
美的置業整體擴張節奏也中規中矩,年終獎金按照年度預算算出績效,會在年前發放,據稱年前發放70%,年后30%,對比往年,今年的獎金少了很多。
結語
去年的艱難不用過多贅述,大家都感同身受。
以往基本的操作事宜,在今年都成了關鍵詞: 美元債、保交付、抓回款等等。
春節之際,不論是從事哪個行業,年終獎金都是大家最為關注和期待的問題,代表著企業一年的經營情況和大家付出的 認可。
艷姐周邊多半企業的經理人對獎金問題已經不再談論,發與不發抱著平常心來看待。
我們也相信所有的困境都是短暫的,美好依舊會不期而至。
我們也依舊相信,未來是美好的,但是你的未來是否美好,是由你怎樣對待它決定的。
注:粉絲東野對本文也有貢獻
主編:張艷
責編:doug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不為商業用途,如果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系
1.投稿、約稿、商務合作及建議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艷姐微信
必須備注“公司+職務+姓名”否則不予通過
也歡迎投稿
稿酬1000-3000元不等
點擊下方鏈接,查看投稿方式和稿酬標準
2.加入粉絲群
我們建立了“地產人言交流群23班”
備注“公司+職務+姓名”
編輯拉您入群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