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隨著8月來臨,西安也步入高溫天氣,天氣一熱,夜市就更熱鬧了,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個個露天燒烤攤,擼著烤串,剝著小龍蝦,喝著啤酒,別提多愜意了。吃喝一時爽,但小心后遺癥找上門。
西安高新醫院腎臟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曹綏琳表示,一到夏天,前來就診的痛風患者明顯增多。當痛風發作時,不但被侵犯的關節會紅腫熱痛,甚至會引發全身高燒,使人全身戰栗。時間久了,患者關節也會被逐漸破壞,還可能引起腎結石和尿毒癥。
痛風的根本原因是體內尿酸堆積,形成尿酸鹽結晶,沉積于各個關節中,引發紅、腫、熱、痛的關節炎,即痛風發作。
雖然尿酸高未必就會有痛風,但其指數越高,痛風的風險越高,且發作越頻繁。而說起尿酸,就不得不提嘌呤。嘌呤是一種人體自身代謝和飲食攝入的特殊物質,當它經過一系列代謝過程后,會轉變成尿酸。嘌呤攝入多或代謝紊亂、尿酸排泄失控,是痛風高發的主要原因。
曹綏琳提醒,夏季尤其要警惕以下這些事:首先是喝酒。夏天,冰鎮啤酒很受歡迎,但酒精進入到身體后代謝產生乳酸,會抑制尿酸的排出,從而容易誘發痛風。權威醫學雜志《柳葉刀》上發表的研究顯示:每天飲用2聽以上的啤酒可顯著增加痛風的發病風險。除了啤酒,白酒、黃酒同樣也要少喝。其次是高嘌呤飲食。海鮮中的沙丁魚、鳳尾魚等,還有扇貝、蝦類;動物的內臟,如豬肝、鴨腸、雞心等;各種濃葷湯汁,像火鍋湯、肉湯、雞湯、魚湯等,都屬于高嘌呤食物。另外,像菌菇類、海帶、菠菜、筍、豆類、花生、腰果、芝麻、栗子、蓮子都屬于中嘌呤食物。不過相對而言,植物性嘌呤的吸收率較低,因而像豆類、菌菇類等可以少量食用,但痛風的急性發作期時最好不要食用。
此外,作為夏季必不可少的空調,也會造成尿酸鹽在溫度低的環境中更容易析出晶體,并在關節周圍沉積,從而導致關節炎的發作。因此,痛風患者在夏季應盡量少吹空調,開空調時溫度不宜過低,夜間開空調時要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對著空調冷風吹。 華商報記者 陳夢揚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