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發展,在進步,也在變化,經過這幾年新冠疫情之后。有人就預測2023年之后的5年里,社會將發生很大的變化。特別是以下5個方面,大家看看是否認同。
(資料圖)
第一、存錢的習慣越來越多,超前消費將會越來越少
有數據統計2022年全國負債超過200萬億,人均負債14萬多,其中大部分都是房貸、車貸。另外根據失信被執行人網查詢,目前我國被執行失信人就高達800多萬。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不良的消費習慣導致的,超前消費。而疫情這幾年,全國的老百姓也是嘗到了超前消費的苦頭。突如其來的一場危機,讓很多的家庭負債累累。
因此筆者認為,在接下來的5年內,相信很多國人會意識到存錢的重要性。另外有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第一季度存款相比往年已經有大幅度的增長。很顯然現在的人都意識到了家有余糧,心里不慌的好處。所以筆者認為2023年以后,存錢的人越來越多,超前消費將會越來越少。
第二、消費將下降
咱們在第一條中說了,人們將習慣性存錢,而不再享受超前消費的時候。自然而然消費就會降下來,特別是實用性不強的商品。畢竟現在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有錢的越有錢沒錢的越沒錢。有錢的買實用性不強的商品無所謂,但是對于普通的工薪階層而言,實用性不強的商品將不再是首選。因此筆者認為2023年以后,一方面消費水平相比往年整體將是下降的趨勢,另一方面實用性不強的商品將不再被人們熱衷。
第三、生育率將持續下滑,生育激勵政策的作用微乎其微
2022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實現負增長,全年新增人口僅956多萬,而2022年死亡人口就有1000多萬。為了將人口自然增長率提上來,今年年初四川省衛健委率先發布了取消生育限制以及是否結婚的限制。之后各地也是開始紛紛發布了二孩、三孩的生育激勵措施。例如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對三孩的生育補助就高達6萬,相比其他地方一兩萬、三四萬的生育補助,要明顯高出來不少。除了直接發錢之外,還有購房優惠的。例如甘肅省酒泉市就對生三孩的家庭補助10萬的購房款,二孩的補助5萬的購房款。總之看起來是誠意滿滿,但是實際上作用卻是微乎其微的。
對于農民家庭而言,雖然6萬塊錢也是一筆不小的款項。但是多生一個孩子,6萬塊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真正的大頭一直都是住房、教育和醫療這三座大山。如果沒有了住房、教育、醫療這三座大山的壓制,中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才能真正的提上來。因此有人就預測,生育激勵政策的作用微乎其微,人口自然增長率將持續下滑。
第四、失業率越來越高,靈活就業的人越來越多
有數據統計,2021年的大學畢業生為909萬人,而到了2022年,大學畢業生就猛增至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而到了2023年,有機構預計大學畢業生將再次超過2022年,達到驚人的1158萬。而今年的就業形勢也將更加的嚴峻,招工難、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將更加的突出。因此筆者認為,失業人口只會越來越多,而為了尋求工作。家里蹲現象以及擺地攤等個人靈活就業的人人則會越來越多。
第五、買房的越來越少、賣房的越來越多
現在在房地產行業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房子明明賣不出去,但是房子的價格卻每年都在漲。哪怕漲的不多,但就是在漲。而且還不能降,前不久發生在南方某地,一家房地產企業將房子降價銷售被處罰的消息就曾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因此筆者認為,在未來5年內,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買房的人只會越來越少,而賣房的人則會越來越多。筆者有個朋友在縣城買了一套碧桂園的房子,雖然看事房價漲了。但是當他想賣的時候總是有價無市,明明價格都已經被他降低至市場價了,但是就是沒人買它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壞消息來了!有人預測未來5年,社會將發生5大變化,提前做好準備,你認同嗎?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參與討論。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