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逐漸成為全球最主要的精細化工產品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基于產業配套需要、國內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生產成本優勢等因素,世界有機顏料產業向亞洲轉移趨勢日益明顯,我國快速承接了世界有機顏料產能和制造技術的轉移,有機顏料行業迅速發展。
基于這樣的背景,有機顏料行業“領跑者”——浙江信凱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信凱科技”)依托產業鏈優勢,積極布局配套產能建設、形成以外部供應為主、自建產能作為補充的供應鏈資源結構。此外,信凱科技通過“自主創新+產學研合作”的發展策略,建立核心競爭優勢,鞏固行業領先地位。據深交所官網顯示,信凱科技將于11月10日正式上會。
建立全球化銷售網絡,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據公開信息了解,信凱科技成立于1996年,公司主要從事有機顏料等著色劑的產品開發、銷售及服務。信凱科技以產品開發、品質管理、供應鏈整合和全球銷售網絡布局為核心競爭力,主要產品包括偶氮顏料、雜環顏料、酞菁顏料等,產品主要應用于油墨、涂料和塑料等領域。
根據中國染料工業協會數據,信凱科技在2015年至2022年連續多年位居全國有機顏料出口行業第一名,公司業務遍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獲得了包括全球知名油墨、涂料、塑料行業等海內外客戶的信任,獲得巴斯夫認定的A類優秀供應商評級,品牌已在國際有機顏料市場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依托于強大的產品開發、品質管理、應用檢測能力,信凱科技可針對不同應用領域、不同客戶需求進行產品開發,深受業內客戶的親睞。據了解,信凱科技與DIC株式會社、富林特集團、東洋油墨等全球知名企業保持長期合作。此外,公司還在荷蘭、美國等地設立倉儲和物流中心,構建全球化的營銷網絡和服務體系,進一步夯實信凱科技在行業內的領跑地位。
加速建設配套產能,未來盈利能力可期
在顏料行業深耕20年之久,信凱科技形成清晰產業鏈布局,上游資源和下游渠道優勢明顯。目前,信凱科技依托產品開發、品質管理和供應鏈整合,掌握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流程,并逐步建立自有產線,籌備建設了遼寧信凱和遼寧紫源,形成“工廠+供應鏈”的產業鏈模式。
其中,遼寧信凱的顏料和染料部分產品已成功實現試生產,多種試生產顏料產品均已滿足最新法律的要求并通過客戶的驗證,相對于傳統顏料產品而言其附加值較高,其中部分顏料產品已實現對外銷售。遼寧信凱預計于2023年末將完成所有生產線的試生產驗證。
信凱科技自有生產基地建成后,原來由外部供應鏈資源供應的產品將主要繼續維持原有供應渠道,自建產能將用于生產滿足最新法規的高性能生態友好型的產品以及更高產品品質的產品,信凱科技將形成以外部供應為主、自建產能作為補充的供應鏈資源結構,盈利能力也將大幅提升。
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盈利分析,遼寧信凱項目滿產后年均實現銷售收入為59,881.00萬元,生產期內年平均稅后利潤為5,382.79萬元。遼寧信凱建設項目投產后公司供應鏈資源將得到進一步增強,產能釋放后有利于提高發行人的營業收入和利潤水平,有利于提升發行人的持續經營能力。
“自主創新+產學研結合”,助力公司可持續發展
除了配套產能的逐步建設,信凱科技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發展,在有機顏料表面處理、檢測技術、負面物質控制等方面已形成了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公司共取得45項授權專利,其中10項為發明專利;參與24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包括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16項、團體標準7項,其中3項為第一作者。
信凱科技還積極計劃投資建設研發中心及總部大樓,擴大研發平臺規模,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2020年,信凱科技投資建設的“杭州浩川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及實驗室”項目完工投產,浩川科技作為公司研發中心,已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獲得了“浙江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杭州市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等多項榮譽。
此外,信凱科技在堅持自主創新的同時,堅持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通過與大專院校合作以提高公司研發水平,積極把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同時,為了順應“十四五規劃”的發展要求,針對當前化工行業信息化及智能化發展的趨勢,信凱持續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推動智能工廠建設以應對市場需求多變的局勢。
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國有機顏料產業產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根據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的統計,2020年中國有機顏料產量約為22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約60%,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產品主要占據中低端市場份額,高端領域的產品還控制在歐美制造商手中。此次信凱科技IPO將借助資本市場,重點拓展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化學品,向高端化、規模化、系列化延伸,促進我國有機顏料行業可持續穩步發展。
信凱科技表示,未來將圍繞核心業務,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改進現有產品,豐富和優化產品種類和結構;充分發揮長期積累的有機顏料技術優勢,同時,在原有供應鏈優勢的加持下,隨著自主產能的逐步釋放,信凱科技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