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26日,市場熱度較高的次新股智翔金泰(現簡稱為C智翔-U)開盤后不久股價即出現閃崩,此后雖有回穩但并未翻紅。截止發稿,智翔金泰報31.57元,跌8.09%,成交4.28億元。
Level2行情顯示,開盤后不足2分鐘,該股出現數筆25元或以下的成交單,最低下探至24.17元,致使該股跌幅快速擴大至超過29%,但隨后又恢復正常。
事實上,智翔金泰上市時即已經破發,按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每中一簽的賬面浮虧為1930元。此外,該股遭網上投資者棄購414.15萬股,棄購金額達1.57億元,棄購率19%創階段新高。
根據智翔金泰已公布的財務數據,該公司2020年至2022年營收分別為108.77萬元、3919.02萬元、47.52萬元,同期累計虧損12.71億元。根據智翔金泰方面的說法,公司由于上半年股份支付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較多,同時隨著公司進入臨床階段的在研產品增加,研發費用有明顯增長,預計2023上半年仍然處于虧損狀態,歸母凈虧損4.29億元至3.51億元。
研報方面,在該股上市之前,有券商曾在研報中進行覆蓋。
華金證券在6月2日的研報中指出,公司基于新型的噬菌體呈現抗體庫建立的技術平臺可以將早期發現階段時將新型抗體藥物候選分子的發現周期縮短至6-9個月,因而項目開發速度快、效率高。截至招股意向書簽署日公司共12項在研產品,其中一項產品已提交新藥上市申請,兩項進入III期臨床試驗,兩項進入II期臨床試驗。其中已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的GR1501產品為國內企業首家提交新藥上市申請的抗IL-17靶點單抗,主要針對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適應的治療,預計于2024年初上市后形成收入貢獻。隨著藥品價格的下降和滲透率的提高,預計IL-17靶點抗體藥物GR1501市場空間巨大。
此外華金證券在該份報告中還指出,公司實控人蔣仁生醫藥健康產業背景深厚,早在2014年即有布局抗體藥物產業,目前他同時也是智飛生物的實控人,智飛生物間接持有公司7.27%的股份。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