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射箭鎮,空氣中氤氳著中藥材的芬芳。
“大家加把勁把所剩不多的淫羊藿收了,今天爭取早日放工!”6月26日下午3點,在廣元市昭化區射箭鎮云峰村的林下經濟產業園,種植大戶郭紹林催促著20幾名務工群眾將最后一片林地的淫羊藿采收完。他說:“這幾天天氣好,只需要幾個日頭就能曬干了,到時候直接打包發往成都、重慶、安徽等地的經銷商。
【資料圖】
采收淫羊藿
郭紹林是射箭鎮板石村人,2021年,他瞄準林下中藥材產業,種植淫羊藿20畝、菖蒲10畝、桔梗150畝。今年初見效益的是淫羊藿和秸稈。
“4月份收的淫羊藿種子,現在是收的葉子。種子每公斤售價1.2萬元,干葉子每公斤售價100塊錢。今年是第一年,收了約10公斤種子、4000斤干葉子,產值有30幾萬元。”郭紹林和記者算了筆經濟賬,今年下半年預計還將采收秸稈100噸,7元錢一公斤,產值約70萬元。“除開種子、務工等成本,僅淫羊藿、秸稈加起來,利潤就超60萬元。”
郭紹林并不是嘗到林下中藥材發展甜頭的個例,幾年來,昭化區林下中藥材種植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
近幾年,射箭鎮通過培育家庭林場、專合社、林業專業大戶,大力發展木本油料、林下中藥材產業,建成涉及中藥材等在內的專合社20余家,全覆蓋1100余戶中藥材種植戶,并探索實踐出“專合社+基地+農戶”抱團發展、“三代+兩統+一保”(代種、代管、代銷,統一管理、統一技術,保價收購)的林下中藥材產業發展“射箭經驗”。
射箭鎮作為昭化區林下中藥材種植核心區,全鎮成片打造林下經濟產業園中藥材基地4000畝,儼然成為該區林下經濟發展“龍頭鎮”。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22年,在射箭鎮的帶動下,昭化區發展林下中藥材2.5萬畝,實現產值1.4億元、年人均收入達7000余元、村集體經濟收入300余萬元。同時,目前新建的昭化區林下經濟產業園項目已完成一期1000畝建設任務,預計2025年完成余下兩期建設。園區建設投產后,預計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超3000萬元,帶動農戶年實現綜合收益100萬元以上。
“林下經濟”顯效、林業資源“變現”、綠色大山變“致富金山”,離不開昭化區將林地資源盤活的得力舉措。
作為秦巴山區腹地典型農業區,昭化區內林業用地面積達124萬畝、人均擁有林地面積5.16畝、活立木蓄積831.4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6.27%。
晾曬淫羊藿
“我們依托豐富的柏樹林地資源和氣候、土壤環境,精心選擇經濟價值較高、景觀效應較強、適合本地種植的道地中藥材,大力開展‘柏林+淫羊藿’‘柏林+菖蒲’‘柏林+虎杖’‘柏林+桔梗’等仿野生栽培。”昭化區林業局局長石洪彬表示,他們深入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實現路徑,以國家儲備林建設為抓手,以現代林業園區創建為載體,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方共贏”。
生態產業大發展,碩果累累慶豐年。如今的昭化,已創建成為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縣、全省農民增收新產業新業態示范縣,林下中藥材園區也已創建為“省級現代林業園區”。同時,昭化區的“重大項目+集體經濟+農戶”聯農帶農新模式、“龍頭企業+集體經濟+農戶”抱團發展新機制、昭化茯苓“種一休三”發展模式等一系列新做法、新經驗得以復制推廣,走出了一條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經濟的好路子。
(王菲菲 四川經濟網記者 侯東 文/圖)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