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回來路上,因為時間比較長,所以聽了不少課。剛好聽到李笑來講到瑞·達利歐的《原則》這本書,去年我也看過。
?但是我沒有從原則本身這個角度去思考過,每個人都會說:我做人的原則是……,可是究竟什么叫做原則?你為人處世的原則又有哪些?是不是都沒有仔細想過?
一種基本的信念、價值觀或行為準則,用于指導個人或組織的行動。
(資料圖)
每個人都有自己為人做事的原則,細分的話包括兩方面:普世的,個體的。普世原則往往是社會或組織所達成的共識與標準,比如我們要愛國,遵紀守法;或者說來自于成功的企業家和歷史名人,會更為我們所認同。比如成功需要智商和運氣,只要你專業,到處都是機會等等……
我想起一些人和一些事來。比如我爸媽那一代人,有著非常樸素但實則十分智慧的原則,舉幾個這么多年來我深有體會,深以為然的例子:
吃虧是福(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槍打出頭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救急不救窮
斗米養恩,擔米養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尤其第一,第二條,小時候我爸就經常和我叨叨,那時我不是很能理解,吃虧怎么就是福了?以及如果別人對我很壞,我憑什么還要放過別人?這不符合游俠的作風呀!但是越長大越有體會,多年精煉而得的這些普世原則,是為長遠計的大智慧,而非眼前蠅頭小利的小聰明。
再說到個體的原則,這個其實沒有統一的標準,也沒有絕對的對錯。比如吃素的人覺得吃素最好,愛狗人士認為人類不應該吃狗肉,宅的人覺得周末沒有比宅在家更好的休息方式,有些父母認為就該讓小孩子從小多吃苦才是鍛煉……等等。
我們內心所持的原則,看不見摸不著,甚至平時都不一定會清晰的拿出來想一想看一看,但是我們說話也好,做人做事也罷,其實都有著固有的底層原則在支撐著推動著我們的一言一行,鑄就著我們的未來可能達到的成就。原則一般是固定的,方法可以是萬變的。
所以說,你做人處事,學業,職場,愛情,家庭當中所秉持的原則,又有哪些呢?列一列吧。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