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周A股市場主要指數在利好兌現和節前避險的情緒中集體回調,房地產板塊首當其沖,信息技術大類板塊相對抗跌。30個申萬一級行業中4個行業上漲,漲幅靠前的行業為國防軍工、汽車和通信,跌幅較大的行業為建筑材料、傳媒和商貿零售。
6月LPR“雙降”10BP落地,利好兌現之下預期轉弱。LPR降息落地與“618”促銷結束兌現利好,建材、商貿零售、地產等板塊領跌。
繼6月16日中國以最高規格接見比爾?蓋茨后,6月19日又以最高規格接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從整體會談來看,基調較為積極:“把有關積極表態落實到行動上,讓中美關系穩下來、好起來”。中美關系緩和預期升溫背后或是國內政策變化的前瞻指標。以去年四季度政策轉向為例,去年11月巴厘島峰會上,中美元首會晤與中方主動恢復了此前一系列暫停的對話,是政策轉向最前瞻的信號。
綜上所述,在中美關系緩和預期下,國內政策發力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行業配置方面,建議關注受益于中美關系緩和的新能源國央企、創新藥,與“口紅效應”相關的國貨、小家電等“大眾消費”,以及具有“攻守兼備”特征的公用事業等央企的投資機會。
6月1年期LPR為3.55%,5年期以上LPR為4.20%,均較5月報價下調10BP。
由于此前OMO與MLF利率均已下調,LPR報價跟進下調在市場預期之內。
由于當前房地產市場回暖趨勢有所回落,使得部分市場參與者產生了5年期LPR調降15BP的預期。6月5年期LPR下調10BP,低于2022年5月和8月的降幅(當時均下調15BP)。我們理解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當前LPR的降幅本質上或對地產刺激有限,地產復蘇乏力在于居民收入預期的降低。
不過LPR下調仍是一個積極信息,確認了逆周期政策仍在繼續,以及穩經濟包含著適度穩地產。參考6月16日國常會明確指出,“具備條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時出臺、抓緊實施,同時加強政策措施的儲備,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綜合效應”,后續一段時期應該是財政政策與金融政策密集落地期。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變化超預期,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國際局勢超預期惡化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