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區人民醫院聚焦三級綜合醫院創建,主動求變,積極應變,推動醫院管理和服務患者體制機制變革重塑,呈現干部好狀態、組織好形態、政治好生態。
突出主動求變,向改革要驅動力。一是實施薪酬改革。實施了以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四個維度”的薪酬績效改革,職工積極性明顯提升。二是推進人事改革。建立《干部考核管理辦法》,加強干部“德、能、勤、績、廉”五個維度考核,激勵干部唯實爭先。修訂《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管理辦法》,打破職稱評聘、崗位晉聘論資排輩現象。交流干部10名、提拔干部25名,培育后備干部17名,樹立能上能下、有為有位用人導向。三是優化機構設置。拆分科室6個,合并科室2個,新增科室8個,學科體系更健全。
突出協同聯動,向質量要影響力。一是深化醫聯體建設。建立”1+13“醫共體、瀘永江血透專科聯盟、腫瘤專科聯盟,成為了中國西部創傷專科聯盟、川渝滇黔邊界聯盟成員單位、川南渝西老年醫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二是搭建資源共享平臺。依托遠程會診中心,打造上聯新加坡百匯癌癥中心、北京301醫院,下達全區各基層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及西藏芒康“2+1+N”共享平臺,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三是推動川渝健康圈“一體化”發展。積極與四川省人民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達成共建協同醫共體共識,將本院三級綜合醫院評審工作和學科建設作為省、市人民醫院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舉措,加速推進。
突出惠民有感,向服務要生產力。一是深化服務內涵。建成全市首個醫療保障局駐醫院服務站,實現醫保政策面對面咨詢、“特病”“兩病”馬上辦,高值耗材、特殊檢查治療審批關口前移,每月辦理“兩病”200余人次、事前審批事項3500余件。二是拓展服務項目。迭代智慧救護車和120數字化調度智慧系統,打造院前院內協同救治全流程“高速通道”,實現患者“上車即入院”,讓數字賦能生命“加速度”。三是提升服務溫度。開設午間門診,為患者節省等候時間2小時。推行醫師、技師值班制,變“叫班”為24小時值班,第一時間解決患者異物卡塞等痛苦。推行電話、微信公眾號、自助機等分時段智能預約,提升就醫便捷度。
突出穩進增效,向管理要生命力。一是實施設備全程管理。加強設備“采管用修”全程監管,設備維修維保費同比下降50%以上。二是推行耗材精細化管理。推進SPD項目,實施耗材價格、醫保、庫管等多維度精細化管理。制定耗占比控制方案,加大耗材“采審用管修”全程監督,耗占比下降2.73%。三是強化內控管理。引進預算和成本管理軟件,管理成效與績效掛勾,每月兌現獎懲。建立“日周月季”醫保質控機制,醫保工作更加深入。上線TQM、E-Check系統,實現運營質量與信息數據自動監測,適時跟蹤,持續改善。今年1—5月,門診、住院服務量同比增加16.73%、27.38%,門診次均費用下降11.57%、住院次均費用同比下降1.48%,未發生一起醫療事故。
突出除險清患,向作風要向心力。建立院周會“會前看作風、會上談作風、會后查作風”三風機制。推進廉政文化進醫院、進科室、進支部、進家庭“四進”工作,營造一個廉潔氛圍、簽訂一份廉潔責任書、寫一封廉潔家書、開展一次廉潔家訪“四個一”建廉行動,著力打造清廉、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
(渝西都市報通訊員 凌小紅)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