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就業托起民生幸福
(相關資料圖)
對28歲的辛鑫來說,創業是通過互聯網與廢紙品回收打交道的過程。大學畢業后,辛鑫并未按照所學專業方向就業,反倒是在福建考察了廢紙品資源回收再利用項目后,產生了“把這個好項目帶回銅川”的想法。
打定主意后,辛鑫回到家鄉銅川創辦了一家環保科技公司。“我們將互聯網移動支付技術與傳統廢紙回收相結合,通過線上下單、上門回收等方式,將廢紙送到合作工廠加工后實現二次利用。”8月8日,辛鑫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
創業伊始,公司曾因各種原因陷入困境。“好在有政策支持。在當地人社部門的幫助下,我們獲得了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解了燃眉之急。”辛鑫表示。
如今,在創業項目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多種政策加持下,陜西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來當地創業,并帶動了大批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實現就業。
當前,鼓勵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已成為陜西持續優化穩就業政策的重要發力點。
7月底,省人社廳匯總梳理形成《陜西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惠企利企政策服務清單》,包含一次性創業補貼、吸納就業補貼等33項內容,逐項明確辦理流程、適用對象、有效期限、政策依據、咨詢方式,讓企業知曉惠企政策“有哪些、找誰辦、如何辦”。
今夏,陜西2023屆高校畢業生超過45萬人。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陜西全力以赴穩就業。“我們要用足用好政策,這不僅有助于企業留工穩崗,更能促進新崗位新職業不斷涌現。”陜西省創業貸款擔保中心主任曹勇說。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陜西全省發放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876.8萬元,涉及4384人;發放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社會保險補貼3205.3萬元,涉及9048人;發放職業介紹補貼490.5萬元,涉及1.19萬人;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2202萬元,涉及4404人;發放就業見習補貼7468.5萬元,涉及1.69萬人。
為提振經濟、助企紓困,從7月1日起,陜西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實施期限延長到2024年底。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陜西已經實現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免申即享”“直兌直達”,繳費主體無需申請即可享受,可直接通過稅務渠道申報執行降費后的費率政策。
穩就業,從供需兩端持續發力是重點。在助企紓困穩定就業崗位的基礎上,我省各地各部門還積極推進就業指導和服務,特別為離校未就業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就業服務。
關鍵時期,切實做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跟蹤服務,對于穩就業大局至關重要。目前,陜西已啟動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強化幫扶針對性,助力畢業生好就業、就好業。
為強化兜底幫扶兜牢民生底線,我省出臺政策明確提出,要加強困難人員就業幫扶,對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愿的零就業家庭、低保家庭、脫貧戶及大齡、殘疾、長期失業等人員進行精準幫扶,通過就業幫助其增收致富。
在位于勉縣周家山鎮團結新村移民安置社區的大成電子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分工協作,加緊趕制訂單。“這里實行計件工資,干得越多掙得越多。”家住周家山鎮春光村的李敏言說。現在這份工作,讓她不僅在家門口掙了錢,還能照顧家中老小,一舉兩得。
就業是民生之本,穩住了就業就穩住了千家萬戶的“飯碗”。為此,陜西各地各部門線上線下雙向發力,努力把“家門口”的就業崗位送到群眾身邊。
為護航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走穩就業路,陜西加大就業優先政策實施力度,推動其盡快落地見效。
“幫助困難群眾就業,關系群眾冷暖、民生底線。”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副處長朱進德表示,線上“秦云就業”等公共服務平臺和線下就業“職”通車的聯動,不僅給了人們更多在“家門口”擇業的機會,也給群眾帶來了幸福感。(記者 周明)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