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用認貸”政策措施。通知明確,居民家庭 (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的,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住房執行住房信貸政策。此項政策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認房、認貸主要是銀行發放貸款時評判首套房、二套房的標準,認房是認所在城市的房子,認貸是認全國的房貸。全國各地執行標準不一樣,認房又認貸最為嚴格,只要在全國有過貸款記錄,再次申請貸款按照二套房來發放。二套房的房貸利率高企,因此不利于購房者改善住房。
二套房的房貸利率高企,尤其一線城市二套房的貸款利率是基準利率的1.1倍,根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不完全整理,目前一線城市及廈門、成都、合肥等約20個熱點城市實行“認房又認貸”的政策。
三部門明確推動落實“認房不用認貸”,利好兩類購房群體,一類是常住地有一套貸款住房準備賣出房子換房,一類是在常住地外其他城市有過房貸記錄本地無房的購房客群,政策執行后這兩類客群再次購買房屋按照首套房的房貸利率進行計算,可降低購房成本。對市場而言,“認房不用認貸”有利于改善性需求的釋放,也符合更好的滿足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政策方針,提升市場活躍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但值得一提的是,三部門推動“認房不認貸”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意味著認房認不貸符合政策執行標準,但還需地方政府自主決定是否使用。預計在當前市場持續下行的背景下,一線城市跟進的概率較大。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