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各地雨水較多,雨后的花圃、草地、生活小區經常出沒的大蝸牛讓孩子感到好奇,甚至把它當作“寵物”,拿在手里玩。近日,多家媒體報道“雨后出沒的非洲大蝸牛千萬別碰”,專家表示,非洲大蝸牛攜帶大量病菌和寄生蟲別碰更別吃!
山西省疾控中心發布健康提示
近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我省多地出現洪澇災害,為做好災后衛生防疫工作,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給出了“三不三要”的防災健康提示。
(相關資料圖)
在發生洪澇災害的地區,不要喝生水,只喝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或經消毒處理的水。有條件的話,最好只飲用瓶裝水或桶裝水。因為洪水中含有大量的泥土、腐敗動植物碎屑、細菌或寄生蟲,即使肉眼看起來很干凈的河水、山澗水、井水等,也有可能已被動物糞便、有機或有毒化學物質等污染,直接飲用非常危險。在因缺水危及生命不得不飲用的情況下,必須靜置沉淀、消毒后,煮沸至少5分鐘,方可飲用。
不要吃腐敗變質食物、淹死病死禽畜等。洪澇災害通常發生在高溫高濕季節,食物容易腐敗變質,食用腐敗變質或不潔食物易引起痢疾、傷寒、甲肝、霍亂等腸道傳染病和食物中毒。動物肉類腐敗變質后產生的肉毒素等威脅生命,切忌食用。禽畜可能死于傳染病,不可加工食用,建議深埋處理。扁豆等豆類需炒熟煮透后食用,也不可食用發芽土豆,不采食野菜野果野蘑菇,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在災區,不隨地大小便,不隨意丟棄垃圾,保持環境衛生。洪水過后,要盡快清理淤泥垃圾,集中堆放,避免污染水體和環境。隨地大小便可能會污染水源,還可能造成蒼蠅大量滋生,傳播甲肝、痢疾、霍亂等腸道傳染病。災區要實行垃圾日產日清,防止病媒生物滋生,持續保持環境衛生。
另外,要積極防蠅防鼠滅蚊,預防腸道和蟲媒傳染病。
蒼蠅是甲肝、霍亂、傷寒、痢疾等傳染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老鼠體內可能含有流行性出血熱病毒、鉤端螺旋體和鼠疫桿菌等,蚊子是乙腦、瘧疾、登革熱、絲蟲病、黃熱病等傳染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在洪澇災害發生時,人與蚊蠅鼠等接觸機會增多,應加強蚊蟲殺滅。建議災區的室內也要及時殺滅蒼蠅蚊蟲,食物用防蠅罩遮蓋,使用粘殺、捕殺等方法滅鼠,使用驅蚊驅避劑、蚊帳等,外出時穿長袖衣褲。
個人衛生方面,要勤洗手規范手消毒,可減少腸道傳染病發生。甲肝、痢疾、霍亂、傷寒、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極易通過用手觸摸食物、揉眼、鼻孔等途徑感染。建議飯前便后接觸不潔物品后,加工食物時,要用香皂、洗手液、流動水正確洗手,可用75%酒精消毒手部,預防傳染病的傳播流行。
如出現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要盡早就醫。洪澇災害期間,如出現發熱、嘔吐、腹瀉和皮疹等,可能是傳染病的早期癥狀,要盡快就醫,隔離治療,防止出現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綜合: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央視新聞客戶端、科技日報
來源:山西晚報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