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昭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欣】隨著制造業衰退蔓延至服務業,歐元區經濟正以3年來最快速度萎縮。據法新社23日報道,標普全球和德國漢堡商業銀行(HCOB)當日發布的月度調查顯示,8月HCOB歐元區采購經理人指數(PMI)自7月的48.6降至47(這項指數低于50代表萎縮),數據創2020年11月以來最低。同時,服務業PMI跌至48.3,自去年12月來首次出現萎縮。
英國《金融時報》23日稱,8月HCOB歐元區采購經理人指數繼續下降,原因是負債累累的消費者因借貸成本上升而感到壓力,從而抑制了支出。
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德拉魯比亞表示:“不幸的是,歐元區服務業正顯示出下滑跡象,與制造業的糟糕表現相匹配。”標普全球的調查發現,由于歐元區工資和燃料價格上漲,服務業的成本“略有上升”。德拉魯比亞稱,“鑒于PMI是地區GDP的即時預報,我們依此計算出歐元區第三季經濟將萎縮0.2%。”
凱投宏觀經濟學家安德魯·肯寧漢表示,服務業萎縮表明,“旅游業和酒店業的反彈正在消退”。“歐元區經濟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陷入衰退,其中德國可能是表現最差的。”德國8月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從7月的48.5降至44.7,創2020年5月以來最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服務業疲軟,服務業PMI從52.3降至47.3。德拉魯比亞稱:“服務業拯救德國經濟的希望已經破滅。”德國央行21日表示,德國黯淡的經濟第3季度恐再度陷入停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預估德國將是2023年唯一出現萎縮的主要發達經濟體。
列支敦士登私人銀行VP Bank首席經濟學家托馬斯·吉澤爾等專家對服務業的下滑感到驚訝:服務業曾是希望所在,但現在這里也失去了生機,盡管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從低位回升,但仍給人一種“仲夏的寒意”。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8月,歐洲制造業PMI為43.7,雖略有改善,但仍處于收縮區間。這表明歐元區制造業的低迷期可能已經觸底,但由于企業在需求惡化和未來一年前景黯淡的情況下,越來越不愿擴大產能,當月招聘幾乎陷入停滯。德拉魯比亞稱,在工資上漲、生產率下降的背景下,通脹擔憂可能卷土重來。
《金融時報》稱,歐元區企業受到產出和新訂單大幅下降的打擊,這引發了人們對歐洲央行下月是否會加息的懷疑。此前,市場普遍預測歐洲央行將在9月份將其關鍵存款利率再上調25個基點,從目前的3.75%上調至4.0%。投資者認為,黯淡的經濟前景降低了歐洲央行在下個月再次加息的可能性。
德意志銀行首席歐洲經濟學家馬克·沃爾表示,“PMI數據持續大幅下滑,將影響歐洲央行的樂觀情緒。我們預計歐洲央行將在9月份暫停加息,但暫停不應被誤解為通脹達到頂峰。”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約格·克萊默也認為,現在一切都表明歐元區經濟將在下半年出現萎縮,“歐洲央行將不得不大幅降低其樂觀的增長預測。歐洲央行9月份可能不會進一步加息。”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