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已經奄奄一息很久了。
隨著最近有關恒大的一系列動作,我們可以看到,秘不發喪的恒大,應該把該處理完的事情,差不多都處理完了,下一步,就是宣布徹底倒下了。
這兩天恒大在美國的一份申請,被美國的媒體報道后,引起了在國內的熱議。
(相關資料圖)
實際上,恒大申請破產保護,并不是準備要在美國破產,而是希望自己在美國已經有的資產,不要因為自己的破產,而被清算。
如果通俗一點說就是,我把錢存在你那里,要保證別人跟我要錢的時候,你不會把錢給我的債務方。不然我一旦破產,所有的錢都還債了,那么自己等于徹底白忙活一場。
大部分人或者組織,都是優先為自己考慮的。為自己留一份資產,雖然看起來不道德,然而說實話,這又是人的本能。
一個比較淺薄的問題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許老板,到如今這個局面,是他一個人的問題?還是怪他一個人就好?
其他房地產公司,其實也都是風雨飄搖。很多人雖然生活在中國,但是總假裝自己是外賓。僅僅是看看街上房產中介的數量,路邊的廣告,身邊喬遷新居的朋友圈,就會很清楚知道,大家不是不買恒大,而是不買房子了。
所以碧桂園也好,其他房企也好,如果現在誰說自己活得毫無壓力,那才是一件奇事。
恒大可以申請被保護,許家印大概率以后也不用坐高鐵二等座或者是綠皮火車。
那些買了恒大的房子,房子還沒有到手,或者說大概率以后很難住進去的人們,可能一輩子也舍不得坐一次一等座,商務座。誰又能保護他們呢?
買了房子但是沒有住進去的人,固然會因為被欺騙而無可奈何,住進去的人,在20、30年之后,這個房子的質量能不能得到保障,出了問題有沒有人去修理?新房的時候,大家覺得電梯什么很好用,交個電梯費就能使用。30年以后呢?
蓋房子的公司不在了,修電梯的公司30年以后會在嗎?
水電呢?他們是不是真的是按照可以住70年的標準選材施工的?還是說,當時他們建的時候,資金已經短缺了?
如果你了解過房地產項目,比如你是一個賣燈具或者賣電梯的,甚至是個賣窗戶的,就會理解我的疑問從何而來。
我們不是不能理解人們為了追求利益選取一些便宜東西,我們想問的是,50年之后,這些便宜東西壞了的時候,我們應該去哪里找備品備件?
還是說房子和汽車一樣,住幾年,就要換新?
恒大可以被保護,許家印和他的家人,大概率也不會住老房子。那些買了恒大,碧桂園房子的人,可能要用幾十年,來去消化自己面臨的問題。
然而即便花了這么多錢,很多人還是不理解,還是把問題歸于自己,只會責怪自己,為什么非要買恒大的房子。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