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不是結束了,而是剛剛開始。”
(資料圖)
這是王石在2023年亞布力論壇第九屆創新年會上的公開言論。如果孤立地看這句話,百分之一百地是胡言亂語,要看是在什么意義上說。
王石是較早洞察到房地產將走上下坡路的開發商。
2018年又喊出了“活下去”的口號,當然對房地產的現狀看得很清楚。在創新年會上,他又提及到當年的這句話:“實際上我們當時是三句話:第一句話叫活下去,第二句叫活得久,第三句話是活得好。我們的目的是活得好,但是活都活不下去了就不存在活得好了。活下去還能活得久,不能活得曇花一現。這就是為什么2018年萬科提出這樣的口號。”
現在與2018年比,房地產的形勢已經發生的根本的逆轉,沒有人再談什么金九銀十了。房地產的逆勢,在一個相當長的經濟周期中,根本不可能扭轉,那么,王石又是在什么意義上說“房地產不是結束了,而是剛剛開始。”?
他實際上是在修正房地產行業的內涵。
房地產高增長的階段肯定過去了,王石認為這不意味著行業的結束,“我們參照了日本的大和房屋。”
大和房屋又是什么概念?
大和房屋30年前買地、建房、賣房的收入占大頭,服務性的出租占比不到25%,現在反過來了,服務性的出租占了76%。萬科并不打算簡單地退出房地產行業,而是在布局倉儲物流資產,亦不失為一種有方向感的選擇。這只能說是萬科的生存之道,不太可能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新生。
不過,話又要說回來,如果是在這種意義上說:“房地產不是結束了,而是剛剛開始。”那么,我們也完全可以在另一種意義上說,房地產不是剛剛開始,而是還沒有開始。
因為,到今天為止,我們的房地產行業從整體上來說,還是在土地財政的鳥籠里飛翔,房地產的核心價值不在民生,在地方財政,這決定了中國房地產不是一個有效市場,而是一個價格工具完全被扭曲的市場,它不可能再有前景。
也就是說,如果中國房地產行業要健康發展,必須回歸到一個有效市場,徹底從土地財政解放出來,在這種意義上,是不是可以說,那將是一個新的開始?
土地財產決定了房地產成了地方財政的提款機,不顧一切地提款,房價中的收益60%以上是“進貢”給了地方財政,最終是在掏老百姓的口袋。以當下中國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去支撐巨大的土地出讓金,還能支撐多久?房地產將老百姓70%的流動性鎖死在了鋼筋水泥里,從而導致了消費的滯長,內需嚴重不足,經濟的增長失去了內生力,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一個死結,只要土地財政還在擴張,房地產行業無論做什么業態,都不可能再來一個新生,都不可能是一個新的開始。
一切在土地,用全民所有制的土地賺全民的錢,這是一個經濟悖論,也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悖論。
中國的房地產,沒有過去的結束,也不會有未來的開始。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