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周末何包腿都蹲麻了。
都沒蹲來傳聞中的,房地產利好。
(資料圖片)
事情的起因在上周五。
有外媒寫了個小作文,說周末房地產或有重大政策出臺。
將給房地產發大力丸。
正在考慮降低一些大城市的首付比例,降低二手房交易中介費等。
嚯好家伙,消息頓時滿天飛。
有的說救樓市政策要來了,有的說力度將比較猛。
各種傳言加持下,沉寂的房地產迎來一波情緒高潮。
預期拉滿,先漲為敬。
當天房地產板塊整體大漲3.37%,多只個股漲停。
當我還以為錯過了什么的時候。
結果呢,小作文傳聞的利好落空了。
等了一個周末,房地產啥消息都沒有。
悶屁毀人,今天市場就教聽信傳言的做人。
二話不說,先綠為敬。
如果擱以前,似乎確實是個慣例。
每當經濟有所下滑,就會馬上刺激地產。
百用百靈,迅速有效。
但自從堅定房住不炒后,就不再求刺激,只求穩定發展運行。
可房地產進入停滯,整個市場經濟又好像陷入了瓶頸。
在這情況下,我發現有兩種觀點出現:
一種覺得,房地產作為曾經的尖子生。
現在成績跳崖,老師不得給它補補課,出出政策?
刺激地產應該只是時間問題。
另一種認為,得了吧!
再刺激下去,不過一包飲鴆止渴的老毒藥。
長痛不如短痛,抓緊快刀斬亂麻。
乍一看,感覺說的都挺有道理。
就目前的情況,官方層面的大政策并沒有,畢竟不能太頻繁。
地方性的措施還是有一些的。
各有各的問題,各家的經各家念。
比如一個令我驚訝的報道,杭州部分房價跌回6年前。
杭州有成交的剛需小區,發現至少有30%價格跌回了2017年。
其中大部分是老小區。
我也有個小觀察,老破小的房子正在被年輕的購房者拋棄。
尤其是在教育減負施行后,有學位的老破小,價值也在慢慢變小。
還有機構統計,從2023年以來。
全國已經有超過40個城市,調整首套房貸利率下限到4%以下。
像肇慶、湛江、云浮、惠州等,取消了首套房貸利率下限。
珠海、南寧、柳州、中山等,首套房貸最低利率降到3.7%。
看完一圈,何包發現。
貝殼也有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貸利率平均為4%。
對比之下,讓很多房貸利率5%以上的人情何以堪。
這群買房人,突然發現自己成了「大冤種」。
同樣100萬還款30年,得多還幾十萬。
還有更慘的,當時房貸利率5%~6%選擇了固定利率。
直按哭暈在廁所。
(大家的房貸利率都是多少啊?)
其實連日來,房產股退市的警報聲也接連響起。
A股已經有3家退市房企,泰禾、藍光發展和嘉凱城。
在曾經的光輝歲月里,泰禾最高市值曾超500億元;
藍光發展曾是四川地產“一哥”,銷售規模超千億元。
昔日強企,變成了如今的難兄難弟。
除了他們以外,多家房企伴隨股價跌跌不休正排隊退市。
截至5月底,A股已經有22只房地產股股價低于2元。
都面臨著退市風險,數量遠遠超過其他行業。
我們也算是見證了歷史。
現如今,房地產行業所面臨的情況挺尷尬。
一方面,房地產市場的增長速度放緩。
部分中小房企資金斷裂、經營困難,財務出現問題。
想靠賣房賺錢填補窟窿,又是地獄級難度。
想跟金融機構借錢,又因為本身負債沉重踩了指標紅線借不了。
另一方面,購房意愿比較弱。
倒不是說大家真的不需要買房了,而是主要在于信心大受影響。
市場大幅波動、變化的時候,總擔心自己可能會吃虧。
加上收入可能也受到影響,即使現在沒影響,也對未來多了些顧慮。
這其中還有對房企的不信任,還有各種不確定性存在。
再往長遠來說。
還擔心可能受人口下滑、房地產周期影響。
我身邊仍在猶豫的剛需小伙伴,基本都是這些想法。
如果有其他觀點的小伙伴,可以留言討論~
PS.
今天依舊暫無轉債打新動態。
大家慣例先攢攢歐氣~
點“在看”,錦鯉附體!
期待一波,接下來即將發布的這些:
本文文字原創,皆為交流探討之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點在看錦鯉附體!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