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周二(2日),《法蘭克福匯報》、《世界報》、德國電視一臺等德媒相繼報道,德國的零售業經營情況持續走低,仍然低于疫情前的購買力正在削弱德國的零售業。這其中,食品行業首當其沖。
▲圖源:dpa
周二,德國聯邦統計局發布數據稱,全德3月份零售業銷售額環比下降2.4%,同比下降8.6%。德國宏觀經濟和經濟形勢研究所(IMK)主任杜利安(Sebastian Dullien)表示,零售額的下降反映出德國私人家庭的購買力受到能源價格以及高通脹的沖擊。《世界報》稱這是近30年來最嚴重的零售業危機。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昂貴的食品價格。據統計,今年3月份的食品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出了22.3%,當月食品價格通脹率是整體物價上漲率的3倍。經常購買低質量食品的貧困家庭現在可能會節省得更多。此外,長期以來一直蓬勃發展的網購業務也遭到了嚴重打擊。
▲圖源:dpa
德國一家私人銀行的經濟學顧問克呂格(Alexander Krüger)表示,由于嚴重的通貨膨脹,德國零售業將繼續面臨困境。
德國零售協會(HDE)則擔心大批零售商店會因此而倒閉,尤其是在經營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HDE預測,德國今年或將有大約9000家零售商品企業關門。消費者支出水平在第一季度的下降,也導致了德國經濟整體停滯不前。
杜利安表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由于工資水平增長以及通脹調整,社會消費水平會逐漸回升。但最早要到2025年才能再次達到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的消費水平。“能源和食品價格沖擊意味著德國消費者失去了5年的時間?!?/p>
(歐洲時報德國版實習編輯白羊綜合報道,轉載請注明公眾號GermanReport)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