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混改新勢頭激發新活力 去年147家國企混改募資近千億元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的2022年度服務國資國企改革市場運行報告顯示,2022年共有147家國有企業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募集資金總額995.65億元。募資金額超10億元的項目增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項目增多,采用員工持股的項目增多,混改“三增多”的新勢頭,讓國企激發出更多新活力。
中國誠通旗下力神(青島)新能源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鋰離子蓄電池技術研發、生產和經營。2022年,這家企業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引入國調基金、農銀投資等9家投資人,將所募集的59億元資金用于鋰電池擴產能以及鋰電池前沿技術研發,助推企業技術突破,為新能源發展注入新動能。另一家企業北京京東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通過引入國開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農銀投資等12家投資人,募資9.75億元,加快提升企業的零碳綜合能源服務能力。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募集資金超過10億元的混改項目多達19項,同比增長26.67%。在疫情反復、投資意愿下降的整體市場環境下,混改大項目數量卻逆勢上揚,既凸顯出交易所發現投資人的功能,也說明國企混改項目在市場上的吸引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混改項目在增多。”北京產權交易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2年共有51家該類企業通過交易所實施混改,同比增長11%。從混改項目看,各級國企發展方向漸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同時引入的投資人也呈現“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特征。
在混改中推行員工持股,靈活開展中長期激勵,有助于激發企業的內部活力。2022年,共有15家企業采用“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模式推進混改,同比大幅增長67%。比如,首農食品集團旗下北京京糖酒業有限公司在引入投資人的同時,同步實施員工持股,進一步點燃了員工們干事創業的熱情,為企業加快打造全國酒類流通行業龍頭增添更多動力。
作為參與混改的重要力量,基金類投資人表現更為活躍。基金類投資人一般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豐富的資本運作經驗,既可助力企業快速補充發展所需資金,同時也能幫助企業建立更加市場化的經營機制。2022年共有185家基金類投資人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投資混改項目,涉及項目80項,占全部混改項目數量的54%。(孫杰)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