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耿直哥
自中國國家統計局于1月17日發布了2022年末中國31個省、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數據后,該數據就立刻引起了國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2022年末的人口比2021年末減少了85萬人的這一情況。
不過,盡管境內外隨即出現了認為中國已經陷入“人口危機”的聲音,英國BBC卻意外地在一篇報道中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資料圖)
在這篇題為“中國應該為人口減少而感到擔憂嗎”的文章中,多名接受BBC采訪的專家認為,至少從短期來看,中國還沒有陷入所謂的“人口危機”。
其中,來自英國法托姆金融咨詢公司(Fathom Financial Consulting)的副首席經濟學家安德魯·哈里斯(Andrew Harris)就認為,中國一方面仍然有龐大的農民工勞動群體可以添補目前城市里可能出現的勞動力短缺,另一方面,制造和建筑業里仍然有大量“未充分就業”(underemployed)的勞動力,這意味著這些勞動力還可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所以,哈里斯認為,除非中國這兩方面的資源都耗盡了,否則中國人口目前面臨的情況還影響不到中國的經濟。
持類似的觀點的還有曾擔任聯合國統計司司長的新加坡學者張保羅。根據BBC的報道,他也認為中國仍然有足夠的人力資源以及足夠的準備周期去應對人口變化帶來的挑戰。
“他們并沒有陷入末日般的場景”,他說。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在接受BBC采訪時認為,老齡化問題會給中國應對人口變化的問題帶來挑戰,這意味著勞動人口的減少、勞工成本的提高,以及生產成本和物價的增加。而且中國還要投入不少資源用于老齡化人口的養老和醫療。
對此,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的獨立經濟學家員喬治·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認為,中國官方可能會需要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比如延遲退休。
BBC表示,目前中國大多數人的退休年齡為60歲,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的平均數則在64.2歲。
馬格努斯還認為,即便將來無法再依靠人口紅利推動發展,只要中國能通過其他辦法提高生產力,那么其人口的狀況可能就不是一件壞事,而且一個穩定的世界人口對于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是有益的。
對此,BBC提到中國目前正在通過發展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來推進生產的自動化,但這對于生產力的提升效果如何還有待評估。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