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1月16日報道,2022年俄中兩國貿易額創新高,距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相距不遠。2000億美元原本是俄羅斯預定在2024年實現的目標,它會在今年提前完成。另一個歷史性變化也會在今年發生:中國將取代歐盟成為俄羅斯的首要貿易伙伴。
(相關資料圖)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2年中俄兩國貿易額創新高,增長約三分之一,約為1902.7億美元。
要實現2000億美元貿易額的目標,只需要再增加約10%,而近年來的雙邊貿易額增長速度比10%要高得多。即使在疫情期間的2021年,雙邊貿易額也增長了約三分之一,2022年又增長了約三分之一。“自由金融全球”公司的分析師弗拉基米爾·切爾諾夫認為:“2023年,中國調整防疫政策將推動能源需求增加,俄中貿易額肯定會超過2000億美元。”
報道稱,專家們認為,另一個重要的變化在等待著俄羅斯:2023年,歐盟作為俄羅斯首要貿易伙伴的地位將被中國取代。
有意思的是,2022年,歐盟仍然是俄羅斯的首要貿易伙伴,而且俄歐貿易額還出現了顯著增長。至少在2022年前10個月,俄歐貿易額增長了近20%,約為2277億歐元。切爾諾夫認為:“原因在于,在預期將實施禁運的背景下,去年歐盟國家急劇增加了對俄羅斯能源的進口,以補充和增加儲備。而今年,對俄羅斯能源出口的所有限制已經生效,所以俄歐貿易額將大幅下降。相反,中國正在積極擴大對俄能源等商品的進口,可以預計,在2023年中國將成為俄羅斯的首要貿易伙伴。”
報道還說,2022年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增長了12.8%,約為761.2億美元;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增長更多,達43.4%,約為1141.5億美元。在俄羅斯對中國出口里,超過70%是石油、管道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煤炭和燃料油等。
2023年俄羅斯對華出口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將是中國經濟本身的增長情況。切爾諾夫指出:“去年,在實施嚴格防疫措施的背景下,中國對石油產品和金屬的需求相對減少。而在2023年,大部分防疫措施已經取消,因此經濟增長、工業生產擴大以及由此催生對能源和金屬的需求增加都是可以預期的。”中國從俄羅斯購買礦物肥料、木材、農產品和海產品,這方面也有增長潛力。
另外,考慮到來自歐洲的商品進口停滯,預計會有更多中國商品流向俄羅斯,主要是中國的消費電子產品、挖掘機、汽車、微處理器、服裝、鞋和日用品。
切爾諾夫認為:“俄羅斯已經顯著增加對中國制造的電子產品和汽車的采購。但這方面的增長潛力依舊相當大,因為這些商品在俄羅斯市場上仍然短缺。”
俄羅斯普列漢諾夫經濟大學教授丹尼斯·佩列佩利察表示:“退出俄羅斯市場的大多數商品已被中國和俄羅斯的同類產品取代。然而,進口增長的潛力仍然存在,特別是考慮到俄羅斯積極推進工業化,需要大量的機床、設備、零部件等。”
來源:參考消息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