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資料圖片)
隨著行業增長趨緩,藥品流通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的外延并購周期,并逐漸向上游生產研發服務方向發展。近日,達嘉維康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收購湖南天濟草堂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濟草堂”)85.7143%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這起交易對于二者來說可謂各取所需,達嘉維康近年來收購不斷,一直在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而天濟草堂此前登陸北交所失敗,賣出控股權也算是間接實現了上市的目標。
3.41億控股
根據達嘉維康發布的公告,公司擬收購天濟草堂85.7143%的股份,收購價約3.41億元。
達嘉維康已于2022年12月20日、2022年12月30日分別與天濟草堂股東翁小濤、向忠友在長沙岳麓區簽署了《湖南達嘉維康醫藥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翁小濤、向忠友有關湖南天濟草堂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湖南達嘉維康醫藥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與翁小濤、向忠友有關湖南天濟草堂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轉讓協議》。
本次收購完成后,達嘉維康將持有天濟草堂股份合計6000萬股,占其股本總數的85.7143%,成為天濟草堂的控股股東。
本次收購采取收益法評估,天濟草堂股東全部權益價值在持續經營前提下評估結果為3.9841億元,增值率159.58%。股權轉讓方承諾,2023年、2024年、2025年,天濟草堂歸母凈利潤分別達到3100萬元、3600萬元、4100萬元。
達嘉維康表示,公司屬于醫藥流通行業,主要從事藥品、醫療器械等的批發和零售業務,天濟草堂屬于醫藥制造業,本次收購將進一步拓展產業鏈的上游,在公司具備藥品批發零售、專科醫院的基礎上,擁有藥品生產能力,逐步形成上下聯動的規模化醫藥產業業務體系。
天濟草堂也在公告中稱,本次收購有利于達嘉維康延伸其產業鏈布局,一方面利用其全國銷售渠道和零售網點實現對天濟草堂產品的快速推廣,擴大銷售規模;另一方面天濟草堂未來將為達嘉維康在全國多省布局的連鎖藥房提供優質產品,實現優勢互補和產業互動。
各取所需
對于達嘉維康和天濟草堂來說,這次交易是雙方各取所需的結果。
達嘉維康主要從事藥品、生物制品、醫療器械等產品的分銷及零售業務,其前身是2002年成立的同健大藥房,于2019年開始涉足生殖醫院領域。
按照達嘉維康在財報中披露的信息,該公司已經在通過大力發展專業藥房“新零售”模式,開展線上線下相融合,逐步從傳統的藥品流通服務向提供大病、慢病管理和臨床服務解決方案等藥學服務等綜合服務的智慧醫藥服務商轉型,建立以數據為紐帶的開放共享的大健康生態圈。很明顯,收購天濟草堂也是其轉型道路上的一步棋。
而天濟草堂則可能是此前登陸北交所失敗后通過引入資本“曲線救國”。天濟草堂主要從事中成藥的研發、制造與銷售,主要產品分為清熱解毒類、心腦血管類、泌尿類等中成藥系列,中藥產品線涵蓋丸劑(水丸、濃縮丸)、硬膠囊劑、片劑三大劑型的20個中藥品種,擁有中成藥藥品注冊批件20個,有12個產品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是“復方石韋膠囊”“風濕定膠囊”等10余個藥品質量標準的起草單位,獲得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在中藥制造行業有一定影響力。
去年6月,本應北交所上會的天濟草堂卻被保薦人西部證券申請撤回上市申請,北交所做出了對天濟草堂終止審核的決定。
《甲12號健聞》梳理發現,天濟草堂經營業務持續下滑的相關原因和影響此前均被提及。據招股書,2019年-2021年,天濟草堂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億元、2.91億元和3.34億元;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26.52萬元、2944.1萬元和4372.48萬元。2020年度經營業績有所下滑。
此外,天濟草堂銷售費用及占比較高。2019年-2021年,天濟草堂銷售費用分別為2.08億元、1.78億元、2.01億元,銷售費用率分別為65.04%、61.18%和60.26%,銷售費用包括推廣費、職工薪酬、差旅費、運輸費、辦公費等,其中主要為推廣費和銷售人員的職工薪酬,二者合計占銷售費用總額的95%以上。
“買買買”模式
事實上,自上市以來,達嘉維康已推進了多筆交易:2022年6月,達嘉維康擬出資1.67億元,與湖南康爾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康爾佳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康爾佳東方麗君化妝品有限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2022年7月,達嘉維康宣布擬1.44億元收購寧夏德立信醫藥有限責任公司51%的股權,目前該筆收購已完成工商過戶,寧夏德立信擁有154家門店,是寧夏藥品零售行業銷售規模領先的龍頭企業之一。
此前,達嘉維康曾在財報中披露,隨著行業增長趨緩,藥品流通行業將進入新一輪的外延并購周期,除行業內的兼并重組外,流通企業參股、控股醫療機構,或收購上游的中藥飲片、制劑等制藥企業的現象也將逐漸增多。
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2021年,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9823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9.3%,增速同比加快6.5%,約占全國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的85.9%;利潤總額453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4.4%,增速同比降低1.0%;平均利潤率1.7%,凈利潤率1.6%。與2011年比較,平均利潤率從2.2%下降到1.7%,藥品流通行業呈現經營微利化趨勢。
為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藥品流通企業通過整合供應鏈,向上游生產研發服務和下游終端銷售服務方向拓展業務。向上為制藥企業提供臨床試驗、采購計劃、庫存管理、端到端物流及數據信息服務;向下為醫院、診所、養老院、零售藥店提供院內物流、藥房管理、藥學服務、藥品追溯等精細化延伸服務,逐步實現藥品生產、流通、使用各環節無縫銜接。藥品流通企業也將從傳統的藥品分銷商向高質量的醫藥服務商,進而向醫療供應鏈服務商轉型,實現規模化發展,為供應鏈上下游提供專業化及標準化服務,為行業創造新的價值。
而達嘉維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過,目前達嘉維康的業績尚且穩定,2021年實現營收25.92億元,同比增長10.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825.9萬元,同比增長5.25%。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