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年來,宿豫區來龍鎮土樓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為主抓手,圍繞鎮村兩級工作,扎實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在“七一”來臨之際,結合蜜薯剪苗,將志愿活動“融進”蜜薯地,添彩鄉村振興。
土樓村蜜薯種植面積115畝,現正值蜜薯剪苗時期,自愿加入助農科技志愿隊的黨員群眾有20余人。6月30日上午,筆者在現場看到,一壟壟嫩綠的蜜薯苗長勢良好,綠意盎然,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志愿者們正在剪苗、打捆、裝車。剛開始的時候,志愿者們剪苗手法和數苗速度都不及當地群眾師傅,對于如何剪苗,苗高多少,從哪里剪,剪好的苗怎么放,每捆多少棵,如何捆等一系列流程還不是很清楚。經過工作人員的簡單培訓,志愿者們便開始有序投入到工作中,越干越熟練,配合越來越默契。
“蜜薯易成活、管理簡單、風險小,蜜薯秧苗的市場需求量很大。此外,蜜薯秧苗的修剪栽培也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讓他們不出家門就有錢掙。”土樓村黨委副書記丁寧介紹。(仝康 朱晗)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