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隨著自媒體時代的進步,人們對于審美傾向的增強,大多數人心中認為的情侶往往都是“郎才女貌”“才智雙全”的。
【資料圖】
但現實和大家的想象就是有些差距的。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一位是農村毀容的女孩,一位是帥氣的北大高材生,出身長相相差甚大的他們已經相愛了整整二十年。
2022年,陳長志和藤子英的的故事因一檔《謝謝你來了》受到了世人的關注,臉上明顯有傷痕的藤子英與高大英俊的北大高材生陳長志的愛情故事令人感嘆。節目里,昔日里因為自己臉上上吧而自卑的藤子英攜手丈夫大大方方地出現在鏡頭里,而站在她身旁的陳長志則一臉愛慕地看著這位陪伴她多年的女人。他們兩個的故事要從2002年說起。
2002年,《遼寧青年》的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新聞,其中介紹了一名貴州的癱瘓女孩的艱苦生活,報刊的刊登的本意是為了幫助女孩走出貧困生活,但誰會想到,也陰差陽錯地促成了一對佳偶。
這一年,女主人公藤子英21歲,出生在貴州農村的她偶然間讀到了這份報刊,看見癱瘓女孩的家也在貴州,善良熱心的藤子英便果斷前去探望。
十分湊巧的,這時在北大的學生陳長志也讀到了這篇新聞,本著善良的心意,陳長志順著雜志上的電話號碼撥了過去,他想給這位身體殘疾的女孩通話,借此安慰鼓舞她。也就是這通電話,使得兩個原本毫無交集的年輕人相互認識。
電話響起,但接電話的不是癱瘓女孩而是藤子英。一開始是驚訝,緊接著開懷大笑,在電話撥通的瞬間,二人的姻緣也被埋下了一根細細長長的紅線,在電話里,陳長志溫文爾雅,藤子英活潑開朗,二人年紀相仿,相聊甚歡,也就是在這通電話后,陳長志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藤子英也將它默默記在心中。
但這段愛情開始的并不是那么順利,藤子英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并沒有通過聯系方式聯系陳長志。原因不為其他,而是多年來不能見人的半張臉,在藤子英八個月的時候就因為栽進火爐導致右臉嚴重燒傷,在醫療條件落后的農村,即使撿回了一條命,藤子英的右臉也被燒的面目全非。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藤子英也飽受右臉傷疤的折磨,成為了同村小孩口中的“怪物”,從小到大藤子英也因為外貌受到不少欺負。即使已經二十歲,藤子英依舊對外貌自卑,在藤子英的心里,自己是遠遠配不上電話里那個陽光開朗的男孩的。
但少女的心思又是那么矛盾,雖然一邊對自己的外貌自卑,但另一邊,藤子英也不禁思念著那個和他有著一通電話之緣的男孩,在百般糾結下,藤子英寫了一封信傾訴自己的苦惱。
但令藤子英沒想到的是,在短短幾天后,藤子英就收到了回信,信中的一句話令她記憶深刻,信中說“藤子英,你的朋友陳長志在等你!”。一語中的,藤子英糾結多日的心結在陌生人中的回信中找到了答案,藤子英也因此大受鼓勵,撥通了令她心神不寧多日的電話。
“喂?你好”“你是?”“我是藤子英”。在之后的日子里,藤子英拋卻自己的自卑,和陳長志成為了很好的朋友,電話里,他們二人從生活小事聊到人生信仰,從家長里短聊到幸福生活。兩顆少年的心就在無數通電話里漸漸拉近了距離,兩個人的感情也不可言說地急速升溫。
聽著話筒那邊溫柔活潑的聲音,陳長志的心怦怦跳,雖然素未蒙面,但他也不可抑制得愛慕上了這個善良積極的女孩,“想要見她一面”想法一經開始,就在陳長志的心中無法抹去。
2005年,陳長志邀請藤子英去北京,藤子英何嘗不想一睹大城市的繁華,想看看自己多年聯系的“朋友”樣子如何,但右邊臉的傷疤卻是她抹不去的傷痛,在三年的美好時光中,藤子英跟陳長志不止一次地深夜暢聊,但始終不敢說出自己的臉上的傷疤,說出自己的外貌。她擔心自己的外貌會被陳長志嫌棄,她怕會因為自己的傷疤丟失三年的朋友,更貼切地說,是愛人。
猶豫和自卑又一次在藤子英身上上演,“去還是不去?”成為了藤子英在那一年中最大的心事。面對“愛人”的猶豫,陳長志則一直在電話那頭鼓舞,他想迫不及待地見到這位他心中美麗無比的姑娘,勝過一切想要的。
直到2006年,藤子英又大膽地邁出了一步,她決定去北京,去看看陳長志口中繁華的都城,更去看看三年的愛人,陳長志。
至于自己臉上的疤痕,行和不行,讓他當面決定。
買了車票,藤子英一路輾轉,從貴州千里迢迢地來到了北京,到了北京火車站,藤子英卻動搖了,她不知道自己改怎么辦?內心的自卑又像猛獸一樣向他吞噬過來,她想逃跑。但就在這時,北京火車站的尋人啟示使得她停住了步伐:“藤子英,你的朋友陳長志在出口等你!”
最終,藤子英和陳長志終于見面了,藤子英始終紅著臉低著頭不敢看他,她害怕自己的臉嚇壞陳長志,陳長志確實被嚇到了,雖然有心理準備,卻不想那么嚴重,但陳長志對此并不在意。
一瞬間,命運的齒輪再次轉動,那天的地鐵上,人潮涌動,陳長志一手提著藤子英的行李,另一只手趁機牽住了藤子英。剎那之間,藤子英搖擺不定的心終于安定下來。北京的一面,使得二人終于撥開了層層障礙,袒露心扉。
就如無數言情小說寫的那樣,藤子英和陳長志順利地在一起了。在之后的日子里,陳長志兌現了自己的諾言。陳長志也是農村人,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對待藤子英卻是百般疼愛,在閑暇時間,陳長志也如許多大學生一樣不斷的找兼職,隨后將所有的錢都花在藤子英身上。
在一年的相處過程中,藤子英也被陳長志的誠意打動,在2007年,二人順利結婚了,沒有房子沒有車子沒有彩禮,他們是當時那個年代最為不靠譜的“三無青年”,但在婚禮當天,二人穿著簡單的衣服面對面的那一刻,一切又在不言中。
在結婚后,陳長志始終愛著藤子英,他知道愛人多年來因為臉上疤痕所遭受的痛苦,他帶著愛人四處求醫,只要有人介紹說哪里治療燒傷整容的效果好,他都會不遠萬里帶著藤子英前去求醫。高昂的治療費用沒有打垮陳長志想要給愛人治療好疤痕的決心。
結婚三年,陳長志除了給藤子英看病就是在北大的圖書館學習,藤子英也沒有閑著,在陪伴丈夫泡圖書館的那幾年,藤子英也通過旁聽學習電腦技能。此時正值電商快速發展,藤子英瞅準時機做起了電商的生意。
陳長志尊重鼓勵妻子的想法,在他眼中,他的藤子英并不是弱小的只能躲在別人身后受保護的人,而是與他并肩共患難的妻子。回憶那幾年,二人仍舊一臉甜蜜,在那段時間,二人還有一雙可愛的孩子。
同吃苦,共患難,是二人那幾年生活的寫照。有了陳長志的支持和鼓勵,藤子英的電商事業也越做越好,甚至收入比陳長志的還要高,但就是在二人日子越來越好的時候,現實生活又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2014年,陳長志做生意欠下來了一百多萬的外債。現實的巨大打擊使得陳長志一時之間接受不了,他頭腦一熱獨自跑進了深山,但這可苦壞了藤子英和她兩個孩子。
丈夫離去后,藤子英就撐起了整個家,在丈夫離開的兩個多月內,藤子英接手了丈夫的爛攤子,可喜可賀的是,之前攢下來的信譽留下了大量的員工,藤子英就組織他們繼續工作。為了省錢,藤子英連裝卸貨物都是自己做。
幸運的是,沒過多久,丈夫陳長志就從深山里回來了,看見不辭而別兩個月的丈夫,藤子英只說了一句話,“失敗不可怕,我們重頭再來!”
在妻子的鼓勵下,陳長志就很快重振旗鼓,在夫妻二人共同經營的一年多時間里,二人的生意也逐漸有了起色,甚至還清了債務。而此時的他們已經結婚七年之久,從青澀懵懂的初戀到如今相濡以沫的愛人,其中遇到的困難和艱苦只有陳長志和藤子英二人才懂。
愛情沒有標準答案,對每個人來說,美丑不一,對待愛情的標準更加不同。在很多人看來,陳長志是小說里的深情男主,是愿意愛情柏拉圖的真誠伴侶,但在有些人眼中,他也是“不知好壞”的“傻蛋”,是執迷不悟的“戀愛腦”。
但相信大部分人對于陳長志的看法更多的都是積極的,有時候“勇敢”并不是一種沒有理智的錯誤,當我們笑話別人的選擇過于“柏拉圖”過于“感性”的同時,我們也要想到,我們自身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需要情感的支持和滋養。在戀愛過程中,我們都需要樹立良好的戀愛觀,惠及別人,也惠及自身。
如今,不過無論謠言多少,輿論如何,陳長志和藤子英如今都過上了平凡的生活,攜手度過他們的不知道多少個年頭。
陳長志和藤子英的結局是好的,但回過頭來,我們的結局又是如何呢?許多人在現實的打擊下往往對戀愛失去信心,在社會經濟告訴發展、人們物欲膨脹的今天,像陳長志和藤子英這樣的故事卻越來越少。希望無論現實如何,我們都能夠鼓起勇氣,正視自己的內心,做出一個不讓自己和他人后悔的選擇,也祝福全天下的有情人都能夠終成眷屬。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