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6月7日下午,隨著數學科目考試結束,北京2023年高考首日落下帷幕。多位基教研和北京教育考試院的專家表示,2023年高考數學在試題的結構和難度等方面穩定的情況下,保持對數學主干知識、思想方法的考查,穩中求進,關注數學素養和學生的創新能力。
今年的數學卷有哪些變化?專家表示,相比于去年,在試卷結構上保持一致,依然是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和解答題,每一類題型的難度預設基本符合從易到難的分布;在考查內容上基本保持一致,強調基礎性、綜合性。在試題的表述形式上,簡潔、規范,圖文準確并相互匹配,呈現方式堅持多樣化,延續了北京數學試卷“大氣、平和”的特點。
命題的總體穩定有利于考生穩定心態,正常發揮,考出自己的數學真實水平。試題情境及設問的細微變化有利于選拔人才,發揮高考的選拔功能。
今年的數學卷主要考查了哪些知識點?專家表示,北京卷基于課標,堅持突出對主干知識的考查,重點考查了函數導數與不等式、三角函數與解三角形、平面解析幾何、立體幾何、統計概率、數列等主干知識,充分體現了對數學知識考查的基礎性和全面性。
記者注意到,數學卷中也有不少傳統文化的身影。第(9)題以中國傳統建筑造型坡屋頂賦以立體幾何真實背景,考查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借助幾何體的對稱性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對稱美,有助于引導學生關注美育,培養審美意識;第(14)題以戰國時期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環權”為背景,設計了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相關的問題,展示中國在度量衡方面的成就,借助數學文化厚植愛國情懷。
在發揮考試的選拔區分功能上,北京卷依據課標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優化試題呈現方式,加強對關鍵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注重考試對人才的選拔作用。一是進一步豐富了核心素養的考查路徑,通過綜合性、開放性與探究性的問題設置,科學有效地測評出學生數學素養各要素的不同水平;二是通過多種形式合理控制試卷的難度,滿足不同層次高校招生需求。試卷整體設計呈現出豐富的層次梯度,每一種題型的題目設置都由淺入深,逐層遞進。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