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為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科學高效統籌用好教師資源,江蘇省教育廳近日印發通知,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根據通知要求,確保每年交流的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
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是實現教育公平、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打造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的重要舉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此項工作,將義務教育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納入了省委2023年度重點工作任務。
據了解,近年來,為貫徹國家和省有關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要求,促進教師資源均衡配置,各地和有關學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促進了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的均衡配置,提升了學校辦學質量。但各地推進交流輪崗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部分地區對交流輪崗的科學規劃不夠重視,交流輪崗還處于完成交流人數比例的階段,甚至存在為交流而交流的現象;二是部分優質學校擔心骨干教師交流影響自身辦學質量,不愿意將專業能力強的教學骨干和名師派出交流;三是部分地區交流輪崗的形式較為單一,交流教師單打獨斗情況比較普遍,沒有在薄弱學校和鄉村學校形成整體帶動作用;四是部分地區由于保障措施不到位,交流教師生活不便,交流教師的交通補貼和生活補貼難以落實,影響了教師交流輪崗的積極性。
我省要求,因地制宜,扎實推進交流輪崗工作。各地要切實發揮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資源的統籌配置和集團核心校的帶動作用,結合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加強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的統籌規劃,創新交流輪崗方式,有力有序有效推進交流輪崗工作。
根據通知要求,交流輪崗的重點是推動骨干教師和優秀校長到薄弱學校、鄉村學校任職任教并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各地要切實加強縣域內骨干教師和優秀校長的統籌管理和均衡配置,確保每年交流的骨干教師不低于交流輪崗教師總數的20%。鼓勵各地結合“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在教師獲評“名特優”教師后,由縣級統一管理配置,充分發揮“名特優”教師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在同一學校任職滿兩屆的校級干部,須在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流動。
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種途徑和方式開展交流輪崗,提高交流輪崗實效。
一是統籌配置縣域內骨干教師和優秀校長,由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統籌配置骨干教師和優秀校長,均衡校際教師資源配備。二是集團學校內交流輪崗,組建強弱、城鄉結合的教育集團,通過集團龍頭學校統一招聘培育新教師、統籌安排管理干部和學科教師、統一績效考核等,促進集團學校整體提升。三是組團支教、對口支持等交流掛職,鼓勵采取校長+管理人員、骨干教師3—5人的組團式交流,加快提升薄弱學校、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四是緊缺學科教師資源共享,倡導體育藝術科學等緊缺學科教師跨校聯聘、多點執教,緩解教師緊缺結構矛盾。五是優化型交流,存在富余學科教師的學校可以向該學科教師短缺的學校流動,教師超編學校向編制富余學校流動。六是探索推進區域內教師鄉村學校服務期(3—5年)制度,教師可根據個人發展及家庭情況自主選擇服務時間及期限,由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需要、結合個人申請統籌安排,將交流輪崗從“組織被動安排”變為“教師自主擇期”。
為加強交流輪崗工作保障和激勵。各地應充分利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搭建教師流動管理和服務平臺,提高交流輪崗的科學性和便捷性。要強化教師交流輪崗激勵保障,在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方面,對有交流經歷的教師給予政策傾斜,鼓勵有條件地區設立相應的補助資金,通過發放食宿、交通補助費等措施,切實減輕交流輪崗教師的交通及食宿負擔,充分調動教師參與交流輪崗的主動性積極性。
記者了解到,為確保交流輪崗取得實效,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實行市級統籌、以縣為主的工作機制。市、縣教育行政部門要主動爭取編制、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的支持,落實交流輪崗人員在編制、待遇、職稱(職務)評聘、評先評優等方面傾斜政策,保持教師隊伍穩定,確保交流輪崗工作有效推行。設區市教育局要加強對所轄縣(市、區)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指導和督查,將同類學校高級教師、骨干教師和體育藝術教師比例差異系數,作為考查縣級教師交流輪崗執行情況的重要依據。教育行政部門將教師交流輪崗完成情況納入學校考核指標體系。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