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紫皮大蒜豐收的季節,走進高店鎮河灘寨村,挖蒜、抖土、鋪晾,一派豐收景象。
(相關資料圖)
今年以來,省氣象部門扎實開展主題教育,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加強部門聯動,在實施氣象為農牧服務提質增效行動中建立新功,開展精細化氣象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部門聯動 凝聚服務合力
麥浪翻滾,豐收在望。7月11日,青海省循化縣、貴德縣、民和縣等地冬小麥即將成熟。省氣象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省氣科所”)與統計部門涉農專家組成調查組,到青海冬小麥主產區開展實地調查服務。
“我們和氣象部門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機制,定期溝通交流,尤其在關鍵農時和災害多發季節加強互聯互通。氣象信息為統計和調查工作提供了幫助。”調查組組長,國家統計局青海調查總隊黨組成員、副隊長常麗娟說。
省氣象部門加強部門聯動合作,做好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及聯防工作:與省農業農村廳、國家統計局青海調查總隊、省統計局等聯合開展2023年糧食產量預報工作,與省應急管理廳聯合開展面向鄉鎮及村社干部的漢藏雙語氣象災害防御培訓,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聯合發布多種趨勢預報,開展氣象為農服務提質增效行動。
部門聯動開展服務為小麥生產提供保障。貴德縣尕讓鄉蓆芨灘村小麥種植戶趙麗昌表示,在冬小麥種植關鍵期,縣氣象局及時發送天氣預報信息和科學種植建議。“今年算是一個豐收年,每畝比去年增產10%。”
科技創新 開展智慧氣象服務
省氣科所指導門源、互助、貴德、尖扎等試點縣開展智慧農業氣象服務示范基地建設,開展智慧農業氣象服務。針對特色農業發育期預報、果樹花期預報、農作物產量預報等關鍵業務技術問題,農業氣象科學研究取得明顯成效。
“目前,我們升級建成涵蓋氣象條件、作物監測預測、農時農事、氣象適宜等級、農業氣象災害、作物產量、產品制作、管理系統等八大模塊的農業氣象業務服務平臺,實現了業務服務產品全覆蓋,數據標準統一,產品共享交流方便,智能高效。”省氣科所工程師趙夢凡說。
省氣象部門強化氣象災害風險普查成果應用,完成省、市(州)、縣三級暴雨、雪災等8個災種的風險評估和區劃工作,建立近5年全省分鄉鎮作物種植信息數據集,制作發布精細到鄉鎮的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產品。
瞄準需求 助力農牧業增收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氣象人忙碌的身影。在關鍵農事活動期間,青海氣象專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農情、墑情及氣象服務需求調研,指導農戶根據天氣形勢變化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助力生產。面向全省14478個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利用電視、廣播、微博、微信、抖音等渠道,發布各類關鍵農時和高影響天氣預警信息。
互助縣哈拉直溝鄉新莊村依托高原冷涼氣候資源,主要種植反季節蒜苗、菠菜等作物。向隆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蒜苗和菠菜種植基地負責人向成貴表示,霜凍、冰雹是他們最擔心的氣象災害,在重要天氣過程來臨前,縣氣象局會及時通過微信群、電話等方式通知全縣種植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重大損失。
互助縣氣象局局長賀連炳介紹,該局打造“‘氣彩’農業黨建+業務”品牌,開展特色作物氣象服務,研究編制特色作物生長發育與產量結構氣象評價指標,為種植戶、農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開展直通式氣象服務。2022年,互助縣96萬畝農作物喜獲豐收,農牧業總產值連續3年突破40億元,并成功入選全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先行示范縣。
省氣象部門著力推進氣候品質認證工作,不斷提升農畜產品知名度和價值。省氣候中心聯合久治縣氣象局開展“久治牦牛”生長優勢分析以及與氣候條件相關性分析研究,推進氣候品質認證工作。河南蒙古族自治縣“雪多牦牛”和“歐拉羊”氣候品質認證工作也在積極推進中。
(作者:金泉才?劉璐?郭守生?張啟發?責任編輯:張林)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