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長安鎮:一所愛意匯聚而成 的“快樂學堂”
中工網訊 “這是快遞掃瞄把槍,一把小小的把槍里面藏著海量的信息……希望通過這節課,你們不僅能了解快遞的流轉,更能理解父母的工作,與他們有更多的話題。”日前,浙江立通物流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王蕾在海寧市長安鎮總工會主辦的“快樂學堂”長安班上為孩子們帶去了一堂趣味十足的快遞知識課。
“‘一件快遞的旅程’是我們豐富課程的一個縮影。我們的‘快樂學堂’為期一個半月,課程安排做到了一周之內的每一天都各不相同。立體裝飾畫、越劇體驗課、蠶桑文化研學……”長安鎮總工會主席范葉華告訴記者,“快樂學堂”作為海寧市長安鎮外來職工子女開設的專屬課堂,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職工子女暑假安置之所,更是一個讓孩子們快樂成長的樂園。
(相關資料圖)
據了解,今年的“快樂學堂”從7月5日開班,一直持續到8月25日,分為巨星班、中通班、騎士班、鹽倉班和長安班。其中,中通班和騎士班是專門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設置的專項暑托班。
一個半月,700個課時,40余種課程……“如此多的課時對師資力量有很高的要求。”范葉華說,是海寧長安的廣大愛心人士讓“快樂學堂”的豐富課程成為了可能,當地培訓機構、大學生志愿者、院校老師……他們都自發地無償投入到“快樂學堂”這份愛心事業中來,讓這份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愛更加溫暖。
張丹娜在給孩子們上立體裝飾畫課。
“這是我連續8年服務長安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子女?!迸嘤枡C構南迦藝術的負責人張丹娜是孩子們的老朋友了,她說,現在身邊有越來越多的老師加入到了“快樂學堂”的教師行列中來,每到臨近暑假他們就會打電話給長安鎮總工會報名參加公益授課。張丹娜調侃說,越來越多愛心教師的加入讓她快要“無課可上”了。
據統計,本次“快樂學堂”共有360多人次的老師參與了各項授課。同時也有超過1000多人次的志愿者參與了5個班的陪伴、看護、管理和輔導作業工作,志愿服務時長總計達9000多小時。
一轉眼,長安鎮的“快樂學堂”已經與當地的職工子女走過了8個春秋。從最初2016年的一個班19名外來職工子女,到今年的5個班215名學生,越來越多“小候鳥”匯聚到工會“娘家人”編織的羽翼之下,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愛心人士參與進來。讓這所由愛意匯聚而成的“快樂學堂”不斷壯大。
金華浦江水晶產業園:孩子們有了自己的“水晶城堡”
中工網訊 “浦江竹編是我們浦江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一,今天用扁扁的竹篾教大家制作一艘小船?!比涨?,在浦江水晶園區“工會愛心托班”上,八婺金匠傅閃閃正在教水晶產業園的職工子女制作竹編工藝品漁船。
浦江縣水晶產業園現有職工近3萬人,其中外來雙職工家庭8300余個,子女假期無人照看難題突出。依托園區圖書館,按照職工就近、便利原則,浦江水晶產業園區工會開辦了“工會愛心托班”,切實為職工家庭解決了假期孩子“看護管”難題。
浦江水晶產業園區工會專職副主席黃聰表示,對于園區職工來說,不出園區孩子就能上“工會愛心托班”,既便利又放心。在縣總工會的指導下,園區工會以孩子“玩有所樂、學有所獲”為目標,整合多方資源,合力推進托管工作。
2019年至今,浦江水晶產業園區開辦的“工會愛心托班”撬動社會資金25萬元,共投入經費超100萬元,舉辦“工會愛心托班”80余個班次,2000余名職工子女享受到了免費托管服務。
“讓水晶產業園區成為產業工人致富的‘聚寶盆’,讓‘工會愛心托班’成為產業職工子女快樂成長的‘水晶城堡’。”浦江縣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浦江縣總工會將不斷深化服務內涵,擴大服務層面,讓“工會愛心托班”工作全面開花、全面提升。
杭州濱江:打造育人育心的“第二課堂”
本報訊 充分發揮想像力與巧思,將五彩斑斕的飛船、憨態可掬的熊貓呈現在畫紙上;一個個代碼快速跳躍在電腦屏幕上,引導孩子了解編程;在老師的指導下,伴著動感音樂,跳起街舞……暑期以來,杭州市濱江區15家企業工會開辦了職工子女暑期愛心班,切實減輕職工家庭子女暑期陪護壓力。
“在暑期班里,孩子交到新朋友,學到新知識,暑期班真是辦到了我們的心坎里?!币晃粚⒑⒆铀腿ブ锌亍靶⌒≈锌厝恕笔钇诳萍紶I上課的家長說。這些暑期愛心班為期2周到2個月不等,共有11個班,646名職工子女將參與其中?!笆罴倮?,孩子無人看、無處去的問題成了不少職工的‘心病’,企業員工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很難平衡。作為職工的‘娘家人’,我們聯合街道團工委,在區總工會的支持下,開辦了公益夏令營活動,切實幫助企業員工和轄區居民解決‘暑期孩子無人看管’的實際困難,進一步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促進轄區企業穩步發展?!焙贾菔袨I江區西興街道總工會工作人員表示。
濱江區總工會的暑期愛心班自辦班以來,至今已經是第七個年頭了。在共同富裕和教育“雙減”的大背景下,工會還重點關注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子女暑期托管問題,努力為孩子們打造育人育心的“第二課堂”,并提供送課上門服務,每年送出畫畫、編程、棋類等課程15堂,實現了更為豐富的課程資源共享。
(浙江工人日報記者金鈞胤 羊榮江 通訊員江肖嫻 孔瀟若)
來源:中工網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