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兩會的部長通道上,住建部倪部長表示,對今年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充滿信心。很多地產相關的老鐵紛紛轉發這個信息,并表示2023年房地產穩了。
咱不說別的,既然是兩會的舞臺,那我們看看11年前。許家印亮相兩會現場,手拿1萬多的三星手機,腰間是閃著金光的愛馬仕皮帶,臉上洋溢著少女般的微笑。那時候需要住建部長出來說話嗎?完全不需要,許家印皮帶上的光芒就是房地產的最大信心。11年過去了,曾經的許老大、王老大、楊老大一個個都看不到了。恒大、碧桂園、萬達、世貿、富力、泰禾等所有地產界大佬全部被兩會踢出局,這時候住建部長的講話力度就顯得非常單薄。當然,作為住建部長他肯定得說有信心,但是給的理由卻非常尷尬。
首先,要從市場供給需求上來說。他認為疫情結束了,房企能復工,老百姓也能看房了,所以供給和需求都能提升。這個邏輯咱不知道他是怎么推導的,咱只能簡單的打個比方。你把一個人關三天,他出來一口氣吃五碗飯,但這是因為他餓了好幾天,不代表他飯量增大了。而供給上的優勢對于地產來說算不上利好吧。全國還有5億平方米的庫存,那是缺供給的問題嗎?
其次,部長對市場預期很樂觀。他表示一二月份地產銷售結束了13個月的負增長,70城總體價格平穩,市場主體信心正在恢復。這個數據我們之前也講過,屬于報喜不報憂的春秋筆法。比如上海,二月份據說成交2萬多套房子,實際上網簽的只有1300多套,據說把拆遷安置的數據都推進成交里面充數了。深圳一月份成交1600套,二月份成交2000套,你說這是正增長,意義有多大呢?70城房價平穩咱就不說了,15城上漲55城下跌,經典的平均起來大家都很富有的邏輯。
第三個就是部長認為現在房產政策好。國家大力支持首套住房,合理支持二套住房,堅決打擊炒房,這是時代紅利。咱第一個疑問就是正常家庭肯定是住一套房,有二套房的基本都是出于投資需求考量,對吧?那么問題來了,堅決打擊炒房和支持二套住房難道不矛盾嗎?你說你家人多,那改善住房也是買個更大的房子吧,沒有人說我家人多,所以其中幾個住三棟,另外幾個住八棟吧。咱也別自欺欺人,身邊但凡買兩套房的,都是手上有點錢,剛需一套投資一套,都是指著保值升值去的,那不是炒房又是什么呢?尤其我們說過,目前所有的政策都只是降低了買房的門檻,并沒有降低房子的價格。也就是炒房的更容易入場,因為他們有錢,而剛需用戶該買不起還是買不起。
總的來說,今年所有投資活動都不能采取激進模式。說難聽點,國家的GDP目標都定在了5%,你指望今年能發大財,那不現實。即使住建部長想為地產講好話,那措辭其實也是很謹慎的,對房地產的企穩回升有信心。沒有王者歸來,沒有一片大好,只求他企穩而已,而且也不是拍著胸脯保證做到,只是有信心。所以我也不明白為啥很多人把這當作重大利好來理解。按照我的理解,部長的講話很真誠。有錢的可以去改善,炒房的可以去接盤,至于比較貧窮的,那就等著吧。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