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周圍確實有患者因為‘二陽’以后又感染前來就診,但人數相較于以往并沒有明顯變化。現階段,沒有特殊情況,不少人即使‘二陽’以后再次感染也不一定會來醫院,大家對新冠感染已經比較了解了。”8月14日,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胡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據中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流感樣病例新冠病毒陽性率從第21周的42.5%持續下降,第28周下降至12%后開始略有上升,第30周上升至13.4%。
“7月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情況,全國發熱門診診療量以及新冠重癥病例數都呈現出波動下降趨勢。”南方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趙衛表示,因“二陽”以后又感染而前往醫院就診的人數應該依然保持平穩狀態。
5月9日,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發熱門診護士為一個兒童采指血。新華社記者張玉薇 攝
“二陽”以后又感染后癥狀和“一陽”“二陽”相比有什么變化?用藥是否有區別?胡洋表示,目前觀察到的情況是“二陽”以后又感染的一些患者相對來說比之前的癥狀輕。目前尚沒有臨床證據表明,“二陽”以后再次感染會導致更嚴重的癥狀。實際上,感染后產生的特異性免疫可以有效減輕再次感染的癥狀,降低死亡率。
“總體上看,再感染后癥狀的嚴重程度與毒株的致病性直接相關,包括新冠病毒變異株EG.5在內的新流行株毒力并沒有變強,因此目前‘二陽’以后又感染患者并不會出現更嚴重的癥狀。再次感染后用藥沒有區別,依然主要是對癥治療。”趙衛說。
趙衛介紹,目前新冠病毒仍然在持續變異,如已知新冠病毒變異株EG.5已在英、美、韓等國流行,其免疫逃逸和感染細胞的能力更強,因此“二陽”以后又感染具有規模傳播的可能性。但“二陽”以后又感染的危害主要取決于其引起的臨床癥狀,基因組序列分析表明,目前流行的新冠病毒變異株仍主要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家族成員,對人的毒力沒有增強,因此造成的危害在可控范圍內,我國尚不需要擔心“二陽”以后又感染可能帶來的新一輪疫情影響。公眾個人更不需要過于擔心,可以保持公共場所戴口罩等衛生習慣,以減少感染的可能性。
“此前接種過疫苗,尤其是大流行期間感染過的人,產生的免疫力仍對現在的流行株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主要是有助于降低重癥率和病死率。”趙衛認為,目前一般人群不需要因為擔心“二陽”以后又感染再接種疫苗,超過60歲的老人和有基礎病的人可以按國家專業機構指引選擇接種含XBB變異株抗原成分的疫苗。
關鍵詞:
版權與免責聲明:
1 本網注明“來源:×××”(非商業周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2 在本網的新聞頁面或BBS上進行跟帖或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
3 相關信息并未經過本網站證實,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4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同本網聯系。